营养治疗高尿酸_痛风患者,这七点建议收好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53
导读

单纯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为每人每天50克为宜;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可适当多些;对粗粮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 对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当尿液 pH 在6.2~6.9 之…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高尿酸、痛风患者们在被折磨多年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有些经验可能是正确的,但也有很多习惯或经验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医学,千万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因为这可能是错误的。下面列举几个痛风患者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提醒大家注意。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减肥、减轻胰岛素抵抗。多数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食用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痛风患者的整体代谢情况。但是,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对血尿酸控制不利。

建议:

主食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玉米、高粱等。单纯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为每人每天50克为宜;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可适当多些;对粗粮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

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钙和大量植物化学物,以及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优点有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和控制痛风发作。研究发现,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与高尿酸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

建议:

痛风患者选择豆类及豆制品的优先顺序是: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豆制品的当餐也应减少甚至不吃其他富嘌呤食物。对豆制品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来说,则应少吃或不吃。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

茶叶中含有茶叶碱,其代谢产物不会在关节处沉积,也不会形成痛风石。茶水呈弱碱性,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

痛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不要过量和饮浓茶,特别是不宜在痛风发作时饮用。

过于严格控制嘌呤,容易引起“二次痛风”。“二次痛风”是指当过于严格控制嘌呤时,造成体内尿酸急剧下降,使得“甲”关节壁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液涌入“乙”关节中,引发又一次痛风。这可能也是有的痛风患者再次痛风发作时,其尿酸水平并不高的原因。此外,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会严格控制饮食,不但嘌呤摄入明显减少,蛋白质摄入也不足。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建议:

在痛风缓解期可以少量摄入含嘌呤较高的食物。

动物性食品是人体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少,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机体抵抗力下降。要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嘌呤代谢紊乱,并非几日素食所能改变。临床发现,尿酸正常的痛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尿酸偏高的痛风患者,这可能就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结果。

建议:

摄入蛋白质要符合三个原则:

1.均衡搭配原则,即动植物食物、多种食物搭配;

2.不过多原则,蛋白质供能比应占总能量的11%~15%;

3.不过少原则,即使痛风发作期也要保证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的摄入。

海产品包括动物性海产品和植物性海产品。海产品是否适合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嘌呤含量,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毫克/100克和4.2毫克/100克,比大多数青菜还要低。所以,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海藻属于较低嘌呤食物,且富含膳食纤维,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也有益处。

建议:

海产品不应一律禁食,可选择食用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

对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当尿液 pH 在6.2~6.9 之间时(即碱化尿液),嘌呤代谢所产生的尿酸盐在该 pH 范围溶解度大,容易被溶解,因此可以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中排出。当尿液 pH<6.0 时,药物治疗同时需进行尿液碱化。

很多患者知道碱化尿液能够促进尿酸盐的排泄,甚至认为尿液pH 越高越好。显然,并不是尿液越“碱”越好,因为当 pH>7.0 时,反而容易形成草酸钙和磷酸盐类等其他结石。所以,在进行尿液碱化时要监控尿液pH,根据 pH 值来调整用药,降低由于尿液 pH 过高引起的尿路结石风险。碱化尿液常用的碳酸氢钠主要不良反应为胀气、胃肠道不适,长期应用需警惕钠负荷过重及高血压。此外,碳酸氢钠对维生素 B 1 、B 2 和维生素C等有破坏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和坏血病、脚气病等维生素缺乏病。

营养科门诊出诊时间:

周一到周日均有出诊(详见深圳市中医院服务号或160预约挂号平台)

地址:

深圳市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住院部一楼东北侧

营养科办公室电话:

营养科门诊电话: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营养科中长期定位为:以临床服务为基础,以教学培训为主,以科研为辅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营养科定期举行现场和网络讲座,并实现公众号直播。加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参与临床多个MDT团队和疑难病例讨论。2009年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2项,市卫计委项目2项,参与编写《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超重与肥胖治疗》等教材。

门诊业务:

非药物干预体重管理(适用人群:单纯性肥胖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肥胖及其他有减脂增肌塑形需求的人群)。

各类术科疾病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营养干预

高尿酸血症营养干预

骨质疏松营养干预

睡眠障碍营养干预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营养干预

青少年儿童增高营养干预

围生育期的营养干预门诊(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九种体质的月子餐食谱制定、产褥期开奶、催奶、回奶等)。

各类慢性疾病居家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肿瘤、脑梗死、肝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住院业务:

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宣教;开展“临床营养优质服务”,为住院患者提供食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体化的营养治疗。对术科患者开展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

专家介绍

曾瑶池

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一、周五下午14:30-17:30

每周三、周六上午8:00-12:00

旷满华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日上午8:00-12:00

李翠玉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8:00-12:0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