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难以想象,碎银是这么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64
导读

像这种地方都是档次比较高的,比如一些茶楼啊、酒楼啊、青楼啊什么的,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

古代人消费一般用铜钱,如果消费很高的话,会使用银子,而一大块银锭带在身上肯定不方便,那么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当然是带些碎银子,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了,碎银子怎么来的?下面列举几种碎银子的来源。

首先呢,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整块银锭剪碎了用。有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掐掉这个小角。古人交易的话,如果是小的集市啊摊子啊基本都是用铜钱来交易,人家也没办法给你用银子,除非你非常豪的不要零头了,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

像这种地方都是档次比较高的,比如一些茶楼啊、酒楼啊、青楼啊什么的,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啦。所以有多厉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第二个就是市场流通啦。这个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碎银子的由来,但我觉得也是你手中持有碎银子的原因之一吧。打个比方,你是个商人,一些客户到你家来消费,没有小票子,只能给你碎银子。或者仆人给地主打工,薪水比较少,地主不可能给仆人一锭银子吧,所以碎银子也就出现了。

一般老百姓的日常交易很少使用大锭银子,最多就是用点散碎银子而已。

明清的金银比价波动

明清大部分时候,金银比价是一比八、一比十,清朝后期达到一比十五的样子。

仅就白银与铜钱的比价而言,一两官铸纹银(假定这种白银的成色为九五零,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五的含银量),简单而言大抵可认为,一两银子大致上可兑换一贯钱(一千文)。

然而实际的古代社会中,一贯钱也是有大贯、小贯之分(小贯,可能一贯钱只有一百文,也可能一贯钱 可以有六百文、七百文,这都是说不定的事情,各地习惯不同),何况铜钱跟铜钱的市面实际价值也不一样。

一两铸造合格、制造精良的官银有可能可以兑换一千文、两千文、三千文、四千文铜钱都不希奇,因为铜钱有朝廷官铸,有私铸,一个朝代各个皇帝在位时候分别铸造的不同批次铜钱,质量品相千差万别,并不统一,所以一两银子能换多少铜钱,根本没有标准划一的答案。

一两官银可以兑换多少康熙通宝、雍正通宝、光绪通宝?这绝对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在北京、在天津、在南直隶,在杭州、在西安,市面兑换价格完全不同,能兑换到的光绪通宝和能兑换到的康熙通宝,数量也绝对完全不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