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使用3大误区,条很多人都中了!最怕有的还浑然不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38
导读

它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被广泛应用于腹泻治疗。由于黄连素尚未发现有抗病毒作用,而儿童的腹泻多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对病毒型腹泻,使用黄连素治疗是无效的。 并非中药都是安全的,况且黄连素…

黄连素是较为常见的腹泻药,因为其价格便宜、服用简单,并且携带方便、药效显著,所以被大家熟知和认可。但是,要用好它,还是需要知道一些小诀窍的。

黄连素是中成药,其真正的学名叫作“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抗菌性生物碱。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用中医学解释,此类药物性凉,能清除邪热或虚热,清除有害毒物,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手中的一味清热解毒良药。通常每次口服0.1~0.5克,每日三次。

虽然黄连素是良药,但不可乱用,应正确选用。

误区一:黄连素属于中药

黄连素的通用名叫盐酸小檗碱,是治疗腹泻的有效成分。它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被广泛应用于腹泻治疗。但是,由于黄连素的化学结构已经清楚,质量可受控制,因此,它属于化学药(即人们常说的西药)。

误区二:治疗腹泻都有效

黄连素口服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能在胃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疗效。虽然黄连素对一般细菌只起到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其治疗效果显著而且稳定,不易产生耐药。不过,由于黄连素尚未发现有抗病毒作用,而儿童的腹泻多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对病毒型腹泻,使用黄连素治疗是无效的。

此外,对于中医辨证为虚寒型的小儿腹泻,有经验的中医师也不主张使用黄连素,因其来源于黄连,而黄连苦寒,易伤脾胃,损害胃肠功能,容易出现胃痛、纳差、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反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儿童使用安全

并非中药都是安全的,况且黄连素归属为西药。若儿童经常使用黄连素,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药疹、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

看完有何感想,留言告诉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