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急太监急”这话从哪儿说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12
导读

后宫的规矩如何呢,咱不东拉西扯的,还以乾隆为例,他登基不久就听说皇太后的弟弟谢恩竟然进了苍震门,大怒,也不能怪他着急,咱们小门小户的老百姓被别人闯进家来也不会高兴,即便相熟也不能那么没规矩擅入人家厅…

以乾隆帝为例,执政初期效法康熙仁政,自富察皇后去世,性情大变,行事乖张狠厉,凡事多率性而为,但有一点他却奈何不了太监,乾隆不急但太监“着急”,而太监着急打扰了乾隆的好事,乾隆却不能急,祖制如此,奴才们也是维护“家法”,所以乾隆也没有办法。

虽是清承明制,但大清统治者和其智囊团比较善于总结,从皇帝的家事方面来讲,比如宦官干政,提防外戚等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在后宫宫制方面也有所“优化”,比如坐殿的规矩,连慈禧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满清未入关前,努尔哈赤留下遗诏,命大妃阿巴亥殉葬,也有人说此举是皇太极联合几个兄弟搞事情,多尔衮也曾经抱怨,皇太极的位子还不是抢来的,不过没办法,反正这份遗诏咱们是看不到了,皇太极怎么说咱就只能怎么信了。

满清初入中原,顺治下诏,凡事后妃在皇帝面前干预国事的,挑拨离间颠倒是非的,从严处罚,绝不宽宥。其实萝卜章攥在多尔衮手里,他是在警告昭圣皇太后,也就是孝庄,你踩线了,前朝的事你不要插手。

这是对后宫干政的防范。

后宫的规矩如何呢,咱不东拉西扯的,还以乾隆为例,他登基不久就听说皇太后的弟弟谢恩竟然进了苍震门,大怒,也不能怪他着急,咱们小门小户的老百姓被别人闯进家来也不会高兴,即便相熟也不能那么没规矩擅入人家厅堂,而苍震门就是六宫出入的门户,哪朝妃嫔也不可能拉门就出宫遛弯的,所苍震门一般不开,而这个外戚也忒不懂得避讳,所以乾隆急眼了,虽然谕旨上写明“从宽免究”,但还是跟宗人府打了个招呼,你不是找太后谢恩才进来的么?也别谢了,直接降爵,回家反省去吧。

皇太后的脸都不给,那么普通太监宫女呢?

被造神论推至巅峰的孝庄曾经说过“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裹小脚的女人进宫立刻砍头,这懿旨以前就悬挂在神武门。

太监咱就不提了,自古地位很低,单说宫女,清代的宫女地位较高,大多八旗子弟,外人进来皇帝不放心,至少也是包衣世家出身吧。

宫女穿的那叫一个晃眼,绫罗绸缎的,什么好就往身上招呼什么,因为宫女也是宫廷的体面,但是自康熙帝起呢,对宫人的待遇就非常差,宫人们衣着光鲜不假,但是吃住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能住耳房算是得宠,宫人的房子漏雨稀松平常,没人修。

屋里的陈设大多都是陶罐之类,值钱的就别做梦了,主子也都没那么大方,不跟《甄嬛传》似的,高兴起来东一把金瓜子,西一把几百两的,主要是怕赏出毛病,宫人们不知进退,没钱不好好干事,或者为了讨赏,透着谄媚的刻意逢迎。

至于明季后宫的菜户,也就是电视剧里说的对食,也被康熙帝明令禁止了,太监宫女各司其职,应该断绝交往,如果发现总管和首领太监必须重罚,如果让我发现还有类似情况,是否奏报在你,我自有处置。(暗指等我下手管了,你们就等着倒大霉吧。)

宫女们也是人,平时也会发生争执,人急眼了声量难免大些,皇帝不乐意,如果有诸如此类情况发生,知情人必须举报,如果不举报,连坐,一体治罪。

咱们说了后宫中哪怕是皇太后也要遵守的规矩,妃嫔更不用说,包括下人们,太监宫女规矩也都很大,本来就跟坐牢似的,规矩再大些,让这些服务工作者们苦不堪言。

大家都守规矩,皇帝呢?皇帝也不能免俗,他同样被祖制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拿清代史家赵翼来说,他本身就是八股高人,早先是军机处的大秘,“私自”考取功名,名次原拟殿试第一,但乾隆怕好说不好听,所以降了名次,把王杰提上了头名榜首。

作为史家,而且常年军机处行走,靠谱的听闻很多,赵翼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他说历朝历代,这皇子读书一事,恐怕也就清朝皇帝能管教到极致,皇子们五更就起来读书,而且管教较严,读的非常辛苦,其实他们还不是最苦的。

乾隆帝每天四更天就起了,洗漱之后一碗燕窝当早点,然后第一件事,读祖训,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别管有没有人管他,他都不敢把祖训抛到脑后,看似平时想干啥干啥,实则也要受祖训制约。

皇帝不急太监急怎么讲?

后宫有一部门,叫敬事房,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记录皇帝性生活,每一次临幸都有记录在,遇见记性不好使的妃嫔,怀孕后忘了是哪天受孕,这时候敬事房的记录就有了作用。

皇帝想临幸的妃嫔呢,得有“准入证”,也就是一个玉牌,皇帝喜欢哪个就挑哪个,翻牌子应该是随便翻是吧?一般情况下,是。但是皇帝长期宠幸妃嫔中的一人,执一非余,那太监们就有权利说话了,虽然太监地位低下,但是为了防止偏宠一人造成后宫不稳,或者受宠的妃嫔跋扈甚至恃宠而骄继而干政,这些都是有弊端的,所以没完没了的找同一个人是不行的。

翻了牌子以后,大家都知道,太监们直接找到妃嫔,此时的妃嫔早先有人通知,早已做好准备,太监们直接拥被子一裹,扛到皇帝就寝的地儿放到床上就算交差了?

没门,太监们得外面侯着,算着时间,祖制规定为了皇帝的“龙体”,不能纵欲过度,所以只给一个小时时间,差不多到时候了,首领太监就在门外大喊,是时候拉~意思是说你快点,我这儿等着下班呢^_^,笑谈。连续三次以后皇帝不放人咋办,太监直接进屋把妃嫔裹起来送回去,皇帝抗议无效。

所以说“皇帝不急太监急”,那么如果皇帝偏偏就不放人咋办,不单太监可以执行家法,统理六宫的皇后也可以插手管,这是努尔哈赤授权的。

咱也不知道慈禧年轻时候有什么勾人的手段,咸丰六年的时候,咸丰帝天天泡在懿贵妃(慈禧)房里,朝事不理连续多日,慈安知道以后,到了慈禧那里,直接跪在地上,头顶祖宗家训,然后着人把皇帝叫起来。

咸丰帝起床后立刻制止了慈安的行为,“我马上去处理朝事了,不许你诵读祖训!”说完立刻跑掉了。

这么凶······气急败坏?不是,咸丰帝这是吓的,因为不是慈安跪那儿一念就完了,祖训如此,皇帝也得跪着一起听,念完这一大厚本家训,搁谁谁都服呀······好在慈安认字不少,换成慈禧那种半文盲,估计咸丰怕是要跪死。

前几天,写过一文,大概是写慈安对慈禧的压制是占绝对上风的,不容慈禧有半点扑腾,慈禧不敢跟慈安硬顶的,遗诏之事真假都无所谓,慈禧都不敢,就是因为祖训在,规矩大。

慈禧可以不守规矩?因为这次的事件,慈安杖责了慈禧,说是打,其实就是羞辱,太监也没敢下狠手。这就是警告慈禧(懿贵妃),哪怕皇帝乐意在这儿待着也不行,即便是推,你也得给我把皇帝推出去,否则下次挨打可就不留手了。

后来慈禧违反了祖制,垂帘听政,这不假,但是某些家训规矩她还是不敢破局的,养心殿无所谓,你让她登太和殿御朝,她敢么?死脑筋的卫道士会跟她玩命的,而且数量大大的,所以说祖训是限制所有人的,包括皇帝、皇后和受宠的妃嫔,谁也逃不开,这也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由来,祖制如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