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个女人照片上看上去皮肤光洁、眼睛迷人,大概也就30多岁的样子,但实际上她已经45岁,正是这个漂亮、迷人的女人,却犯下了比你听过的更穷凶极恶的罪行,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甚至在影视作品中都鲜有出现。
1996年起,法子英伙同女友劳荣枝在多地实施犯罪,由劳荣枝用色相勾引看上去家境殷实的男子,将其骗至出租屋后,两人采用绑架勒索、抢劫等手段劫财,并前后残忍杀害了7人。1999年12月28日,法子英被执行枪决。而劳荣枝此后20年一直不知所踪。近日,从厦门警方传来重磅消息,身负7条人命、潜逃20年的女逃犯劳荣枝终于落网了。
根据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12月17日,经检查机关批准,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抢劫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劳荣枝执行了逮捕。至此,劳荣枝“三宗罪”也彻底坐实了先前“女魔头”的称号。
劳荣枝二哥口述:
劳荣枝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石油公司子弟学校念的,她二哥劳光荣说,劳荣枝从小就比较懂事,学习不要人费心,每学期都拿奖状回家,字也写得清秀。在劳光荣看来,这属于天分,因为他的父母都没有念过书,家里其他哥哥姐姐读书也不怎么样。虽然劳荣枝是家里最小的,但并没有格外受宠,而是跟其他孩子一样散养,穿姐姐留下的旧衣服,还要帮着挣点外快。劳光荣记得,当时隔壁做衣服的畜产厂有分猪毛的散活,即把白猪毛黑猪毛分开,6毛钱一斤,臭烘烘的,大家都做。厂里所有人日子都过得紧,月初发了工资就赶紧买下米、面、油。
初中毕业时,15岁的劳荣枝想考高中,上大学,因为班上同样成绩的都去上高中了。但二哥劳光荣建议她去师范学校,早点出来工作。当时劳光荣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在家里很有话语权,他的建议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记得劳荣枝考取了九江师范学院幼师专业后,自己还送她去了学校,他不记得劳荣枝当时是否有什么反应了,在他看来,“15岁的女孩子……”意思是,什么不懂。不过,在当时,考取九江师范学院也很不错,是周围人交口称赞的对象。
真是这样吗?
如果真的像劳的二哥所说的那样,劳是在90年代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为何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真的是因为遇见法子英就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这么说也太牵强了一些。
说这话的人基本上八零九零后父母。他们生于饥荒,长于分产到户。工作靠分配,下岗靠随机。你觉得劳的父母成长环境能教会劳荣枝什么是梦想?在大集体中,只有遵循规矩,听话才是最安全的。
(劳荣枝家的老邻居何芳告诉我,70年代早期,劳荣枝的母亲也来到厂里,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成为石油公司的家属工,做些挑油桶、拉板车的工作。劳荣枝是到九江后才出生的,厂里很多人都有印象。在邻居们的口中,劳荣枝的父亲随和老实,跟同事相处融洽,)
听谁的话?听长辈的话,听他们已经过时的价值观和生存技巧。听组织的话,服从安排和分配。不然组织不给你发粮票哦!
然而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人们渐渐发现想听话却不知道听谁的。中央电视台充斥着养生骗子,当时港台剧也不少,小刀会、古惑仔、射雕英雄传了,90后的人和60后的人在同一个年龄段接受到的信息量早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劳荣枝的父亲:
劳的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选择了决定劳荣枝的人生,让最小的老女儿选择了读书,当上了老师。在令居的眼里劳荣枝全身都是光环,那个年头能够当上老师就代表着家里有了一个铁饭碗。
被人安排的人生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这种感觉吧,首先,自信心摧毁。自小一旦劳荣枝考试考砸,题目做错,事情处理不好,甚至小倒洗碗打碎了,父母就会认为很糟糕,离开他们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还要他们帮忙擦屁股。成功地在孩子心中种下懦弱,自卑的种子,产生我什么都不行的强烈的心理暗示。
然后,友情控制法。从幼儿园朋友,说是给安排的都是有助于学习的好孩子。劳荣枝印象最深是小学朋友,相处四年一毕业就很开心的断了联系。
重点来了,精神改造法。你跟我说说你那个朋友成绩怎么样,周考,月考模拟考,分别多少分?什么,你没记住?你就是不想告诉我她分数吧,你存心的吧?就开始改造。
集齐以上三道大法,恭喜劳荣枝,成为一个自卑,软弱,孤僻无友之人。
父母有自己的人生经验,我们不能称之为落后,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说的,中国人对个人的人权理解的有那么一些偏差,父母对子女似乎根本没有什么人权可言。你的选择和他们的想法一致,这个时候,你是有人权的,你的想法跟他们的相左,那么此时你一定是没有人权的。
这是劳荣枝父亲的人生一场错误,这个错误换来的是劳荣枝23年逃跑得痛。在这里说劳荣枝的父亲是错误吗?我不认为是,
父母也有不好的:
这个世界上渣父母和渣儿女数量是相等的,但不公平的是,儿女不能决定自己要不要被父母生出来。我认为更自私的人是父母。他们因为自己爽自己要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生的孩子,还要标榜自己多么伟大,还要道德绑架,事实上他们自己才是原罪。
很多很多孩子,一生遭受的最大痛苦都是父母给与的,拜父母所赐,他们遭受的肉体折磨来自于父母,或者精神折磨来自于父母,语言虐待来自于父母,自尊心受到最大的伤害来自于父母。但父母不会承认,父母觉得生了你就是最大的恩情,他们应该是你的天皇老子,你应该无条件服从并感恩戴德,他们认为生了你,你就一辈子欠他们的。
本来就有很多人不配做父母。比如人渣败类杀人犯变态脑残精神病等等等等,瞎生,生完了瞎养,或者不养,或者养而不教,或拖累,对孩子各种精神肉体虐待心理折磨,自己做父母做得那么烂就别怪儿女讨厌自己啊!
劳的父亲:
劳的父亲可不是这样的,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就是不怎么爱说话,就是一个老实 的人。错就错在不应该安排劳荣枝的人生,就算是对的,依然很悲催,活在父母的掌控一下,
劳荣枝19岁,是她人生叛逆的节点,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不让父母过多干预自己,勇敢去实现梦想,哪怕这种梦想在别人看来是不切实际不务正业的,这种叛逆实在不要太好。
19岁能够依然的放下老师的工作,劳的心里不但有叛逆,还有决然。在我看来,一个人要在这个世上完美地生存,坚决避免成为劳荣枝,第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悬此为的,评价万物。正确的,追而逐之;错误的,躲而避之。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增强自己,减少违法犯纪机会与风险。劳荣枝,如能有此,交友自然不会亲近法子英,更谈不上恋爱了,更不会图财害命。
要有及时的反省能力。一个人,应当每隔一段时间反省、评估己之所为,是否利于自己,利于他人,利于社会。假如说,交往、恋爱法子英,劳荣枝没有意识到错误的话,那么第一次杀人,而后东躲西藏,行为本身说明行为错误。至此,就应该悬崖勒马,投案自首,以求夸大处理。我猜测,做第一案,劳荣枝遭法胁迫。一个幼师毕业生,涉世未深,是不敢残杀无辜的。但在法的威胁下,劳不得不走上杀人邪路。
要有常远的后视目光。将要做一件事,就要考虑由此而来的后果,尤其是常远的后果。如果后果触犯法律,违法纪律,则偃旗息鼓哦,改邪归正, 永不为之。可惜,劳荣枝并未没有这样做,她和法子英心存侥幸,以为杀人越货后,可以逃脱法律制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躲得掉初一,能躲掉十五吗?
依我对年轻女孩子的观察,我认为她即便杀了7个人,依然是当年的那个叛逆女。也只有叛逆女才会干这种助纣为虐的事情。但凡她有点脾气和坚持,她都不会做傻事。每个人在置身事外的时候都是诸葛孔明,唯一不同的是你缺少一个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男朋友而已。置身于浓情蜜意中的人是没有理智的。
我认为,能让一个人做出反常规操作行为,漠视眼前生命的心理因素。就是他把自己和眼前的受害者划分了界限,我和你不是一路人了。但这个简单的心理效应,就足以将你的情绪完全屏蔽。
最后
对于劳荣枝案来讲,静待法理审判,并不是毫不作声,而是尽可能的理性发声。7条人命的正义需要解决,真相的落实更需要解决。但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系列杀人背后,她到底是被胁迫作案,还是共谋者?要不然,一切讨论,都是不作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