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2020年了,一个听起来像是在科幻小说才会出现的年份,带有一种奇幻的未来感,但是它已经切切实实地走近了。
时光往前推3年,2016年我第一次申请了名为“陈庆华大夫”的公众号,并发表了第一篇女性健康科普文章,那时的我并未强烈地意识到网络能对医疗健康带来什么,只是单纯地想要分享。从2017年起我的科普内容陆续入驻了今日头条、搜狐健康、腾讯企鹅、一点资讯等平台,粉丝超过了300万。今天即将迈进做网络医疗科普的第四个年头了,说起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三年过得真快,快得像是从现实乘坐了时光机穿越到了未来。
过去的三年中,我体验了从前几十年做医生时无法想像的网络带来的巨大力量,它如同一股巨大的浪潮,席卷所有过去的认知,铺天盖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正如毛主席这句诗词中所展现的气势,这股浪潮渐渐改变医生的从业模式,也改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我像绝大多数医生一样,从二十来岁参加工作,如果按一个工作日天接诊40人,一年工作300天,在工作40年后,职业生涯中接触的患者差不多是48万人。而在今天,我在网络上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可能会有超过100百万的阅读量,真是不由得让人产生了一种“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错觉了。与此同时,作为医生,我写这篇科普文章花费的精力与面诊一名患者时需要沟通的信息量是相差无几的,做功不变,效果却被放大了100万倍,这就是令我感受到网络无比强大的原因。
在这三年中我认识了很多与我一样做着医疗科普工作的同行,他们不断地刷新着我对网络世界的认知,在这些朋友们的协助下,我也知道了如何在首次面诊后进行网络远程指导,而这些患者也可以方便地通过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购药,足不出户就做完了从前需要排队2-3小时才能完成的看病取药的过程,而作为医生也摆脱了嘈杂纷乱的门诊带来的工作压力,一对一地在网络上心平气和地与患者沟通,简单而高效,真的很好。
在2020这个注定充满科技感的年代里,我也将会做更多让医疗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的工作,不断地完善网络远程会诊,参与网络医院,在这时代的大潮中顺水行舟,不忘初心踏浪前行。之所以我有这样的勇气,真的是因为这三年中有太多的同行、媒体朋友给予了我太多的帮助和肯定,更有300万的粉丝的支持和鼓励,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我还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