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紫禁城里没有厕所没烟囱?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40
导读

) 提起煤灰我多讲一些,在人们印象里,故宫是一没厕所,二没烟囱,其实都有,形式不一样而已,以前的紫禁城都是取用地暖,墙也是空心的,称之为“火墙”,殿宇下有空室,其实是现在打扫干净了,以前在这里烧炭,火气源…

厕所是有的,只是认知上有些偏差,明清时期紫禁城内的厕所其实就是马桶+专用房间,没有排水系统,条件非常简陋,这和现代的厕所是有一定区别的,现代的厕所有相对固定的一应器具在,干净卫生。

明代,乾清门内围墙左右各有一个厕所,称之为“夹墙”,有东西之分,所谓夹墙简单说就是靠墙不远再垒一道墙,只有半间屋子大小,据记载是便溺之所,司礼监的高级太监,有西茅可用,那时候太监参与国事,总跑厕所太耽误事,而且太监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去厕所的次数比较频繁,太远了架不住折腾,再加上“位高权重”,有个专属厕所不足为奇。

(上图的传官房,官房不是人,而是马桶,日本内阁中某一机构也叫官房,其长官称为官房长官,但不管马桶,可能是他们对中国文化太热爱了吧^_^)

至于皇帝、后妃们那条件只能更好,怎么会没有便所,皇帝的寝宫有专门的套殿,功能绝对专一,就是便所,这是有晚清太监叙述记录为证的,他们天天就干这活,“坐便”有专人负责,皇帝一声招呼,就要立刻准备停当,比如铺地的油纸,擦拭的手纸等等。

后妃条件相对皇帝较差,在寝室中有一段空心的夹墙,把门打开以后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坐便”平时不放在这里,只在各房主子们要用的时候才搬进来,用完以后,马上顶在头上端出去清理,备用。

无论皇帝还是妃嫔就不怕方便完以后屋里气味重么,有防范措施的,皇帝和妃嫔的“坐便”在使用之前就铺满了厚厚的香木末,类似锯末一样,便溺物直接就陷下去了。

至于太监宫女的便所,小解盖好盖子即可,大解则要附上一层煤灰去味,宫里的煤灰有的是,以前都是采用地暖,产出的煤灰基本上随着便桶就一起出去了。

(这是长方形的,也有椭圆形的,下面是便器,用完附上一层煤灰。)

提起煤灰我多讲一些,在人们印象里,故宫是一没厕所,二没烟囱,其实都有,形式不一样而已,以前的紫禁城都是取用地暖,墙也是空心的,称之为“火墙”,殿宇下有空室,其实是现在打扫干净了,以前在这里烧炭,火气源源不断的给宫殿墙和地面供暖,火炕也是这种方法,有专门的循环“管道”,烟通过特殊的烟道排出去了,所以表面看起来没有烟囱,其实都在地面上,类似通风口的东西就是。

太监宫女所用的便所是固定的,各宫各院的配房后面都是固定的便所,而且相对固定的,离便所很近的地方都再配以值班室,也就是晚间的休息室,所以,太监宫女也不是一上厕所就直奔神武门,那不跑死,赶上急的飞都来不及,神武门的便所主要是给侍卫们用的。

并不只是现代才有方便使用,干净卫生的卫生间概念,古人同样有,只不过实现方式不同而已。

至于为什么人们会有故宫没厕所的观点,其实很简单,没人说所以不知道,知道的人呢,溥仪连带后妃、宫人被轰出紫禁城以后,剩下的都是一座座空屋,谁也不知道哪个屋子是干什么用的,而且下人使用的净房没有那么讲究,赶上屋子少没辙的,有的只是厚木板搭建起来的,到了清理的时候直接就拆了,无论是房间还是临时建筑都没有排水系统,清理干净了就是一空屋,谁会知道那里是曾经的厕所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