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宅子,两个世纪,三个时代,三个家庭,三个致命的女人
LGBTQ、Feminism、出轨、出柜、伦理、three-way、谋杀……
她为什么要杀他?最后成功了吗?
众多情节交织,又究竟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女人又为何致命?
2019.12.20
“腹黑”的女仆式妻子
“腹黑”的女仆式妻子
“一开始,我以为这很有趣,
你和你丈夫的情人成为了朋友;
靠近她,我以为你是有点疯狂。
但不是,你有点变态了。”
——Sheila(Beth的好邻居)
美国工业化的加速,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也使妇女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似乎与这个时代的潮流相背而行。
Beth,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位家庭主妇,典型的淑女形象。
她每日身着一套简约朴素的衬衫裙,佩戴经典珍珠项链,精心梳妆,把自己打扮得一丝不苟。当然,Beth的腰间经常系着围裙,这是她每天服务Robert(Beth的丈夫)的必要装扮。
每一帧下,Beth的甜美的笑容,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只不过,这种幸福戴着欺骗的面具。
Beth爱恋并崇拜着她的丈夫:Robert只需敲敲杯子,Beth就会主动为他续添咖啡;Robert不看好Beth的钢琴梦,Beth可以妥协放弃;Beth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要先取悦自己的丈夫……
“我以能照顾他为荣。”Beth这样说道。
在那个女权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Beth好像有点格格不入,她整日的生活以自己深爱的这个男人为中心,家务就是她的全部工作。但是,这个女仆式的妻子,其实并不简单。
无意间,Beth发现Robert出轨了。
“这不可能,他不会这么做的,他不会让我经历这种事的,Robert不会的,Robert不会的……”
深爱的男人背叛了自己,还要自我欺骗,自我麻痹。
这样的Beth看上去似乎善良的过分了,竟然甘于被骗。但在我看来,Beth正是聪明才会这样做。她明白自己的生活已经紧紧的被这个男人拴住,她离不开他,所以自己能做的,只有忍耐,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掩饰是对欺骗最好的回应。
在邻居Sheila的劝导下,Beth决定和April(情敌)见面,当堂对质,但是Beth发现这个女孩很善良,她喜欢她,甚至想和她成为朋友。
听起来很荒谬,但Beth做到了,她以另一个人的身份成功地成为了自己情敌的好闺蜜。
Beth也不再穿朴素的裙子,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格外华丽,让自己看上去更年轻。
自此,Beth一面在和April来往,一面在费劲心思地讨好Robert。面对Robert,她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可在April那里,Beth又掌握了Robert的所有动向。
这种讨好的实质是一场报复。
不得不说,Beth其实很聪明,她每天在两条生活线中恰当适宜的停留,完美地处理了三个人之间的感情,或者说完美地骗过了另外两个笨蛋。
后来,April怀孕了,但她想要打掉孩子。
Beth曾经也有过孩子,但因为车祸去世了。
她苦口婆心,劝住了情敌放弃堕胎。因为“Robert一直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直到这时的Beth还在为Robert考虑。
Beth谎称自己得了癌症,只能再活六个月的时间。但Beth在April那里得知,Robert打算在自己死后迎娶April。
Beth的笑渐渐地失去了曾经的纯真,那不是幸福,反而是一种庆幸。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
Beth得知了自己女儿去世的真相,得知Robert一直都有外遇的事实,她已经没有什么好顾情面的了。最终,Beth借他人之手,将Robert送进了地狱。
“只有病态的或不成熟的社会才会选择使妇女成为家庭主妇,而不是成为人。”作者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提到。
这是Beth最初的选择,即使生活再难,她依旧佯装开心。因为,她的幸福来自他的丈夫,来自这个她每天精心经营的家庭。
Beth很善良,其实,她也非常聪明。
当她不再选择做丈夫的附属品时,那么她也不必活在自己想象的幸福中。
Beth在那个女性主义思潮盛行的年代,终于找回了自我,只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我不想活成欧阳娜娜了,我想活成Simone”
“我不想活成欧阳娜娜了,我想活成Simone”
80年代故事的女主人公Simone,是一个社交名媛,经营着一家自己的画廊,平时的爱好就是开party和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
“她的出场太惊艳了,挂满钻石的设计师款礼服,从走路的姿势就能看出来,她知道自己美若天仙。”
这是在《致命女人》第一集的开场,丈夫Karl回忆第一次遇见妻子Simone时所说的话。随后,剧中Simone惊艳亮相,她妆容精致且嚣张,身后墙壁上还挂着自己的六英尺的自画像。怪不得很多网友看剧后都表示:刘姐身高 157 ,气场 180。
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她的生活本该没有烦恼,就像她自己所说的:“But my life is perfect(我的人生就是很完美啊)。”但直到有一天,她意外发现自己的老公是个同性恋。
于是就引出了剧中一开始的几个“哲学天问”:
“如果你爱的人爱上了别的人,你会怎么做?”
“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做? ”
最初的Simone也会愤怒,也会难过
然而冷静下来后,她却展示出来自己“大女人”的一面。甚至在和Karl说开之后,她还愿意支持Karl追求真爱。爱就爱得轰轰烈烈,不爱就大大方方放手做朋友,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这样的Simone,怎么可能不圈粉?
然而清醒和独立却也只是Simone的一面,在她发现Karl患上艾滋之后的所作所为,又让我们看到了她温柔和善良的一面。
为了给Karl凑足天价医药费,她不惜卖掉家里的藏品。没有怨怼,没有恐慌,始终从容优雅。一场可以压垮一个人的灾难,在Simone那里却好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为了照料Karl,她主动放弃了与Tommy到欧洲牵手相伴的机会,并潇洒地说出:“我不会是你表白的最后一个女人,但我很开心我是第一个。”
这也是我被她圈粉的地方,因为她爱得大气,爱得豁达,也爱得干净纯粹。只有内心强大并且心胸宽广的女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爱你,却不会独占你。我对你的爱是自由,不是束缚。
Simone的第二条感情线是和小奶狗Tommy的“忘年恋”,一个是已经有过三次婚姻的成熟女人,一个是差几天才年满18岁的小奶狗。这对看似有些“出格”情侣,却是整部剧中最有爱的存在。
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最纯粹最干净的,怪不得有网友看完之后表示:
“I am not ashamed to love you.”
我不为爱你而羞愧,这是Tommy对Simone说的一句话。
尽管我们年龄不相配,财富不相衬,而且还会遭到世人的冷眼和非议。但我还是会坚定地爱着你。这样纯粹到天真的爱,正是Simone毕生追求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Simone发现她的老公并不为自己的出轨而吃醋时会如此的愤怒。
你爱我,却还远远不够。就像《欲望都市》里Carrie喊,我想要的是一段ridiculous(愚蠢的), inconvenient(不俗的), consuming(强烈的), can't- live- without- each other(没有彼此不能苟活) 的爱情,而不是可有可无、一拳打在软绵绵的云朵里的爱情。
在这段感情里,Simone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她由最开始的爱面子却又不在意他人感受,到后来的愿意为了Tommy去一点点敞开自己,改变自己。
强势女性的“糟糕”婚姻
强势女性的“糟糕”婚姻
三人行、开放式婚姻、双性恋、女权主义、性与爱......Taylor与Eli这一对在预告片中就充满爆点,吸引观众的眼球。透过充斥着性与爱的表象,或许我们可以对导演想要探讨的当下美国婚姻与爱情发展模式一窥究竟。
故事发生在2019年,妻子Taylor是事业有成、理性果断的黑人律师,同时也是双性恋的女权主义者,爆炸头、浓妆、性感低胸装......无不昭示着这位女性的强势。与此构成鲜明反差,丈夫Eli胡子拉碴、穿着随意、带着深深的黑眼圈、端着一杯咖啡在家里晃悠。二人的出场方式暗示了这个家庭的现状——女性强权。
女权主义如何与家庭平衡?这是编剧探讨的话题,也是当下社会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强势的Taylor与无能的Eli,将当下家庭男强女弱的情形放大。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永恒的辩题。悲剧的产生,双方都有责任。但是女性该如何处理呢?众说纷纭。如果要求女性在丈夫面前温顺妥协,就会被打上男权主义、物化女性的标签;如果要求女性保持自己的个性,男性却往往更倾向于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性。
在这个时代,女性虽然可以自由独立的生活,但是仍然受制于传统的家庭模式。在坚定地保持独立自主个性的同时,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无法解决的困惑与挣扎——如何处理与男性的关系?个性与家庭哪个更重要?
究竟该如何平衡呢?究其根本,电影也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比较中肯的答案——彼此信任、理解、让步,共同维持这个家庭。
Taylor在婚姻中践行开放式关系,近期的性伙伴叫做Jade,是一位性感迷人的白人女性,遭到前男友威胁后向Taylor求助。英雄情结中夹杂着一丝喜欢,Taylor邀请到Jade来自己家住——这却是一场噩梦的开端。
Taylor清楚自己对Eli和Jade不同的感觉——如果说对Eli是不可割舍的爱情,那么对Jade就是无足轻重的喜欢了。但是Eli不一样,他们的婚姻与爱情早有裂缝,Jade的出现,以及后面的故事,是巧合,也是必然。Eli立刻被Jade的美貌所吸引,并且提出了三人行的建议。他成功了。他们不仅是开放式婚姻,甚至过上了三人生活。
三人生活“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一个小插曲——Taylor苦苦挽留Jade不要去威尼斯,Eli也首次意识到Taylor对Jade付出了真情。二人爆发激烈的争吵,Taylor与Eli过去的矛盾也向观众展现——
当Taylor还在为是否买下这栋豪宅犹豫不决时,却没有意识到Eli下意识地摸鼻子并很容易变得情绪亢奋。住进豪宅的Taylor夫妇还没有享受到豪华泳池的快乐时,Taylor却发现了自己的丈夫吸毒难以自控。每当疲惫不堪的Taylor回到家时,总会看到丈夫因毒瘾难耐而在地板上痛苦地打滚,这段压抑痛苦的日子让Taylor在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也让夫妻的感情生活产生了裂缝。Taylor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将Eli送进了戒毒所,也没有和Eli解释。
从戒毒所里出来后,Eli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毒瘾,但是却失去了创作灵感,他变得极其暴躁不安,也在内心深处抱怨Taylor,并对Taylor产生了不满。Taylor的生活一团糟,只有Jade,不会索取,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一个猎奇、戏剧性的故事背后,不仅是想赚足观众眼球、赢得收视率,还有编剧对婚姻与爱情在未来新的发展模式的探讨。奉行开放式婚姻、情感自由的夫妻应该如何相处?如何维护这岌岌可危的感情?正如第三集开篇火热的探戈,以及深刻的独白,“有人说,探戈需要两个人跳,但有时,潜伏在黑暗之中的第三个舞者,如果你选择与他共舞,那就准备好应对各种情况,因为激情可以变成嫉妒,爱情可以变得暴力。”Taylor和Eli既然选择了开放式婚姻,就必须选择完全的信任与爱,而不是彼此抱怨,互存间隙。Taylor明白自己的感情,她可以很强大、理性,但是Eli不能。而一旦有人不能做到完全信任,那么这段看似彼此成就的感情就会充满嫉妒、怨恨。
时代在变,婚姻形式在变,但人对情感的追求不会变,出轨这件事最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夫妻双方的沟通。开放式怀疑不是简单的情感自由,人心复杂程度绝不是言语可以说通的,在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这些事情时,越是不加束缚的情感越有可能让你猝不及防地面对无法想象的伤害。
从结尾的Taylor与Eli重归于好、放弃开放式婚姻可以看出,编剧对开放式婚姻的消极态度,因为这确实极难满足。
剪辑手法
剪辑手法
该剧采用平行蒙太奇的叙事剪辑手法推进,多线叙事,三个女人在不同的年代住进了同一栋房子,开始了她们各自故事,也给人一种冥冥中的宿命感。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的电影故事中,最为主流的就是我们常见的完整叙事作品,即从片头到片尾,讲的是一个事。大家印象深刻的经典电影,十有八九都是这种大众化传统的叙事。
平行蒙太奇之所以被采用的少,就是因为这种并列的叙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每一个故事的体量相对较小,因此很难把复杂的事说的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并列式结构非常冒险,因此很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形式的噱头。
但是在《致命女人》中,导演就把这个度把握的很好。虽然是在三个故事中来回切换,但转场却十分的流畅。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就是当Beth刚搬进新家,一个俯视的全景画面,镜头由地板逐渐推到楼梯,Simone缓缓登场,衔接的十分自然。
更有意思的是,剧中还同时穿插了邻居的旁白和叙述,在第二集的片头,是一位邻居的独白,他在他几十年的人生中围观了三起凶杀案……导演用一种更新奇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故事中跳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审视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使它们被串插到同一条时间线上。
既然已经谈到平行蒙太奇的手法,那就不能避免地要提到被看作是研究平行蒙太奇运用样本的的电影---《云图》。《云图》片长三小时,一共六个故事。导演发挥影像的技术优势,把这六个故事剪辑的非常细碎,以营造出一种更加开阔的全景式影像空间,让电影保持住一种起承转合的节奏变化。这一点在致命女人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例如Beth的推落花瓶,就与Simone家摔破的酒杯完美重合。减少了故事转换中的过度,使情节更加紧凑。
而平行蒙太奇面临的另一个难点就在于很容易在多线的叙事中模糊主题。
为了使故事的转换更加流畅,无论是《云图》还是《致命女人》,导演都很好地运用了各种graphic pattern motif事物主旨和theme主旨来分解并且串联故事,转换成观众能接受的画面,使观者能一下子就从一个故事进入到另一个故事,能够把故事讲清楚而又不至于过于抽象。
在《云图》中,旁白不断地重复theme:”Our lives are not our own;We are bounded to others..." 和key scene不断地闪现,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导演必然重新架构了整个故事并且将几个主旨变成了一个至两个。而在《致命女人》中,无论情节以何种方式铺开,始终都是围绕着“她杀”这样一个主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云图》和《致命女人》能够“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原因。
一些其他的“声音”
一些其他的“声音”
但是,不得不说,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这部“爽”剧也的确被很多人诟病。
虽然这部剧的剪辑手法和情节走向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影体验,但是,这显然是一部典型爽剧,剧情过于戏剧化,缺乏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一切为加快节奏、激化矛盾服务,为达到“so sad, so bad, so drama”的高潮服务。相比当年的《绝望主妇》,剧情确实没有太大进步,反而讨巧的内容过多。
同时,Beth这部分的复仇剧情,是一种套路,难免落入俗套。没有给人物建构起丰富立体的形象,而剧情又存在逻辑固化现象,好像看到了开头,就get到了结局。正如网友评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工具化、脸谱化、标签化、扁平化,限制了影片的表达深度”。
最后一点,虽然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三个故事进行了完美阐释,堪称里程碑式创作,但是手法又过于直白。故事叙述过于集中,缺少支线、缺少细节、缺少留白。想象空间狭小,不少网友在追剧过程中评价,“老套路了,能不能有点新意?”导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缺少推理体验。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剧所体现出来的主旨,故事性和画面已经非常耀眼,各路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非常亮眼,大大超出了预期。这也是《致命女人》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它能够被称为继《绝望主妇》之后的一部顶配版肥皂剧,确实是名至实归的。
在片尾,又一对夫妇搬入了这座“凶宅”,从Taylor夫妇手里接过新房子的女主人突然发现丈夫手机里的出轨实锤,没有犹豫,不再演戏,懒得布局,她直接从箱子里拿起一支猎枪:“砰——”。屏幕前的我们好像明白了什么。导演就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让我们思考:这些惨剧的发生,难道真的是因为这座“凶宅”吗?
甚至在故事最后的高潮部分,三个女人都在探戈舞曲激昂的配乐中举起了手中的刀。导演更是大胆地把她们剪辑到一起,打破了时空的屏障,有一种岁月轮转、一日百年的奇妙观感。
《致命女人》播出之后,该剧的导演兼演员Lucy Alexis Liu(刘玉玲)一时圈粉无数,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这个在纽约长大的亚裔女孩,在今年五月去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之后,成为了继黄柳霜、李小龙、成龙后的第四名在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人明星。
虽然现在的她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这一路走来,只有她自己明白吃了多少苦。这个女孩在纽约皇后区出生,父母都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移民,而身为第二代移民的刘玉玲,童年生活十分清苦。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放在我面前的东西,我都吃。”
成为演员之后,她先后在《急诊室的故事》、《X档案》、《纳什大桥》、《霹雳娇娃》等剧中扮演角色。其中2003年的《杀死比尔》,让她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这次她在《致命女人》饰演的Simone,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清醒又独立的party queen(派对女王)的形象。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自己够强,也许还会被伤害,但绝对不会被摧毁。
在Simone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自信和自我的精神,无论深陷怎样的境况,她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和优雅,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自信。而且,她永远都能坚持自我,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坚定并且干劲十足。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你才三十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三十岁可以,四十、五十、六十岁亦然。Simone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女人,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无论她多少岁。
这也是在侧面回应当今女性所面临的一种年龄焦虑。我们总能在生活中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年纪……”从来没有人应该被要求在某个年纪必须怎么怎么样。你可以25岁就和心爱的人归隐田园,也可以在40岁的时候白手起家创业。
总之,只要决定好了,就怎么选都没错。
尼采说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些,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剧中的Simone可以在50岁的时候和18岁的小鲜肉谈恋爱,那么,剧外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更大胆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性侵,猥亵,家暴……社会中这样的案例多之又多,然而真正有勇气站出来 的,少之又少。这是一场脸面和利益的博弈,赢了的却往往是前者。
有时,面对伤害,我们会选择忍耐,极力掩饰自己。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敢于为自己发声,学会保护自己。或许,人应该自私一点,起码有一次,应该为自己做选择。
“人是种有趣的生物,他们每天都会进入我们的生活,你却永远不会知道谁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人公,不管是谁闯入了谁的生活,也不管这其中到底充斥着多少谎言,我们并不是要把男性和女性相对立。只是要告诉女人,面对伤害时,学会自己“杀掉”一段感情,解救自己。
李沐芸 张冰淇 张淑宁 | 撰文
李博薇 | 编辑
贺子玉 | 排版
庞璐嘉 | 校对
在青春报微信公号后台回复“进群”
我们将拉你进群
更多采访故事与你分享
点击 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人物 | | | | | | | | | 董子健 | 吴呈杰 | 陈奕仁 | 小戏骨 | 恐怖漫画
特写 丨| | 背奶妈妈 | 小三劝退师 | 人人网 | | 替课灰色利益链 | 黄牛党 | 临终关怀 丨小黄车 丨 吐槽大会 | 城市探险 | 高考移民 | #Me Too |
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