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联名联动跨年夜档案分享会,我来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供参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36
导读

因为,既然已经告知,档案工作是一份合并同类项、给未有规范和统一的处于相对杂乱无序状态的对象或要素添加标签并根据添加好的标签来进行同类项合并或相关必要处理的一份勤务作业,还需要和白痴一样不动脑子的问出…

全文约5***字

这次在学姐的主力引导下,比较成功的举办了2019年跨年的档案工作经验分享活动会。

从学姐的状态来看,这次活动举办的比较顺利。大家对这次活动的赞誉也比较高。

那么,我就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说一说我对于这次活动的看法,包括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还有一些参与活动的读者的一些云云。

首先呢,我个人是比较支持这样的活动的,可以让相关的广大的从业者通过这次活动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岗位技能的提升。

但另一方面,这件事在另外一个反向的层面上来说,是一种投石问路的试水活动,单纯从举办相关的岗位培训这角度来说,单凭这一次活动可以知道3件事:第一,培训市场的消费需求;第二,应该使用何种的方式和方法更为合适;至于说第三嘛,那就是现在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水平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这是不好的。和通过行为活动轨迹和获得朋友圈信息逆向还原某人的性格兴趣爱好及社会层次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没办法,这种事情不需要太花时间和精力,在知道的同时就已经知道了,所见即所得。换句话说,从我看到这些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被信息分级和信息层级划分了)

而实际上,正是由于最后一项而导致了前面两项的存在。这三个问题或相关归结本质,实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非常容易得罪人的问题一枚。不过在这里我会尽量将问题说的柔和一些。

那么,正片开始。

什么是档案工作?档案工作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档案工作?其实,根本没有教科书说的那么复杂,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将拥有同一类属性的物质或对象,按照一定的格式、一定的规则、一定的要求,进行统一合并储存到统一格式或统一规定的储存介质中并管理之以便在需要用的时候乐意调取使用。

若是乱序或无序状态的相关物质或对象,则需要经过必要的处理,使其的存在状态变得有序,最后再按照相关要求入库存档,就像玩游戏存盘一样。(注意是存盘不是盘存)

这便是档案工作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接近于其本质的逻辑概念。在这个逻辑基础上,档案工作就可以简化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三合一这个概念模型了 ,关于这以点我不想做更多的解释。

虽然现代的档案工作已经不仅局限于上述这项勤务,但对于大多数的时候,档案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而言,知晓并透彻理解这段定义,是足以让你在档案勤务作业的时候,时刻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头雾水,脑子是乱的,不知道东南西北。毕竟,按理说,将一大堆文件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存储的工作人员,逻辑应该是相当清晰的,按理说,不至于沦落到**的境地。

如何进行档案工作?

这个问题足以引起元首发动一次砸笔神功了。(如上图所示)

是的,这是一个可以说是不经大脑而且还特显白痴和无知的问题。

因为,既然已经告知,档案工作是一份合并同类项、给未有规范和统一的处于相对杂乱无序状态的对象或要素添加标签并根据添加好的标签来进行同类项合并或相关必要处理的一份勤务作业,还需要和白痴一样不动脑子的问出这种问题吗?

如果你是完全陌生的第一次接触到档案工作的话,问出这个问题倒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你是一个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档案从业人员的话,兄弟,你从哪来?你是来捣乱的吗?啊?

我经常在微信交流群看到很多比较奇怪的问题。说是奇怪其实就是因为这章节所标注的标题,请问下,亲们,***怎么做有人知道吗?亲们,有人知道**怎么操作吗?

说真的,看到这种问题我真的想砸手机,一手机甩过去。然后吊起来,用鞭子抽。你的**是做啥的?第一,你不能查相关的档案文献和必要的规定亦或者章程吗?第二,你不能问领导吗?第三,丫的,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各个收入我比我这个写这篇文章的废材收入高,你就不能买一点相关的档案工作国标的合集在手边放着吗?你说你买不起,可以,抠门可以理解,难道你不应该把相关文件找到电子版存到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亦或者打印出来放在手边吗?这种事情难道很难吗?工程制图画图的人,手边都备用工程制图标准查询手册或者相关的标准(纸质版或电子版,有的干脆就在某些APP买一个会员,里面的相关标准都有。),这就相当于初高中生人手一本数理化公式手册,需要的时候随时查但到了最后基本不用看了因为都记得了。难道做档案工作的不应该和这种操作一样吗?什么事都要百度都要不耻下问? 和白痴有啥区别?你问的累不累人家回答你烦不烦?你就不能平时把你可能会涉及到的相关的标准准备齐全了吗?把你平时没有遇到或者说平时遇到及使用的不多的标准但在某个时候曾经用到或已经用过的相关标准或章程整理下,变成可以随时查阅的文件放在可以随时取阅的地方吗?这个很难吗?慢慢的,这样的相关的资料多了,也就不需要再厚颜无耻的去不耻下问了,这样难道不好吗?啊?退一步说,就算没有相关的章程或规范可用,你能不能按图索骥,稍微想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处理逻辑和流程去尝试的解决处理下?老师只教会了你1+1,那1+2呢?我艹。这和白痴有什么区别?专业性?相关的要求性?再怎么都是属于文本文字字符符号或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吧?相关的最基本的要求都应该是一样的吧?难道这样也不行?没那个习惯和必要?啊?我没听错吧?那是真的不行。对,真的不行。别误会了,说的是你不行,而不是事不行。 飞过来呢?

档案工作大抵就是这么回事,按图索骥,按章程版,按规定版式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实际上原本就不应该有这种问题出现。若是有,只能说,你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和尚都不如,和木头没区别。早该被伐伐 伐伐伐 伐木工 伐了去,当柴烧。

如何提升自己的档案工作力水平?

这个就要看是从哪个角度来说了。

工作力水平有两种,一种是高强度可被反复重复的机械化工作,所谓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而在这种状态下的所谓言之的提升工作力水平就仅仅只是当然也只能是熟能生巧,好比如说人家需要一个单位时间做完的活你只需要不到半个单位时间就能做好,大抵就是如此。

这是工作力水平的第一层次。那什么是工作力水平的第二层次呢?

能够独立自主展开相关的工作,而且是在自己尚不清楚的陌生领域,并且还能做的很好。当然,在自己尚不熟悉的陌生领域展开勤务工作,其原则是根据之前的相关的工作经验按图索骥,绝对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来。不过,说实话,这个第二阶段基本上已经是硬核阶段了——做科研,做试点,做探索。一般人,做不来。故而我在这里也就不再多予讲述。千万不要对这一点根根于怀不服气,有本事你做点科研成果出来——那种不带血的所谓论文就算了,论文终究只是纸面数据,你什么时候见过有原子弹、氢弹、核聚变、核裂变、GPS、超级计算机相关技术的论文(还公开发表)了的?你见过了?那你估计也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你还和258一样沉溺于论文制作之中,没得救了。当然,我不反感论文,只是反感太过重视论文了。那个,逗猫棒的一个版本或皮肤而已。你不要太当真。啥,你说逗猫棒是啥意思?

too young too simple,你需要学习膜法,成为膜法师。

实际上,对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来说,我能回答你的只有两个字,和机器一样,不断的反复练习,不断的重复,在这之前什么事情都不要想。不要想着一晚上或者有什么绝技可以快速的让你有所大成,想多了。

档案工作应该如何做好?

其实很简单。因为档案工作基本属于数据库建立标签建立标准的库存格式,因此档案工作实质上你唯一需要的事情就是建立秩序并执行秩序,除此之外没别的了。但,面对浩瀚如烟的资料或文献,要如何滤除噪音拿到自己想要的?并不难,首先,你脑子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需要确定你所面对的这些资料的它们基本的物理属性,比如说是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图片文件、文本文字符号,这些物理属性不同的文件或资料它的管理和储存,有最基本的药遵循的原则。其次,不同保密级别的文件或资料,它的管理和储存要求也是有不同。最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比较特殊的特性,在这个基础上相关的文件的管理和储存要求又有所不同。所有的这些不同,将理所当然的导致了诸位在档案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麻烦。而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我看到的那么多令我在逻辑上感到很不可思议的问题。但是就算是这样也真的不至于沦落到我所看到的问题那般,这是在是太**了,如同肥皂剧一般。

若是收到一些你比较陌生的行业的相关的档案勤务作业任务,你都不需要太过在意你手上接到的是哪个行业哪个方向或哪个方向的相关文献、资料、文件,你首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分顺序或秩序以及相关的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信息采集流程、制度,尤其是现在很多一些渣渣般的公司对你所在的公司或单位所提出的档案外包任务的时候。说真的,就是要你建立一个简单的信息采集制度、流程和采集完成后的管理制度,还有之后双方的合作管理模式等,这些在理论上并不难。我必须承认,现实做起来很难但再难也不可能会到脑子里面毫无思绪吧?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是可以拖出去枪毙了。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方向就砂眼了?眼瞎了?那和**有什么区别呢?而**不淘汰不噶了,你觉得对得起天地良心吗?

我给诸位一个百试不爽的建议。

在你接受到上述文字所描述的类型任务的时候,先将你的任务目标和任务对象写在纸上,详细的信息也写在纸上,包括你的任务对象向你提出的各项任务。然后,将这些内容尝试全部归总到一张表格里面,表格的纵向填上这些你所罗列的相关项目,与之对应的横向填写上相关的从你的任务对象那拿到的信息及要求数据(明细)。然后,尝试在你的脑子搜索并建立起一个尽可能全建制的和这个任务有关联的体系或系统。为了省麻烦,也可以不画表格,这一点就随意了。实际上按我的经验,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时候,相关的系统和思绪就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工作就可以顺势开展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任务对象的要求、其他的相关可供参考的文件,进行不断的修改就行。之后,不断的完善就可以完成任务对象交给你的任务了。

你可能看到这会说,然后呢?我想说,没了。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流程。只要你**只要不是摆设,活体U盘不是空的,就不会再有任何太多的疑问了。可若恰好不幸活体U盘就是空的,看到这里肯定还是懵的。

谈一点我对档案工作的云云

图情档逻辑梳理

档案工作,听起来神秘不可测,其实说烂了,就是数据库管理。当你手上的所谓高大上的档案被你处理后,按照相关的规定、章程。被放进看档案馆或档案存储中心的那一刻起,可不就成了数据了吗?

传统概念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数据库,就是程序员手上管理的数据库,什么QSL,什么底层构架,什么Python语言,什么C++,一条条程序指令集,一条条计算机语言代码,掌管着数量不可计的大量大数据。想要检索或搜索的话,就需要进入人机互动界面,输入你所拥有的可以进行数据库访问的账户和密码就可以看到你所需要的数据了,所谓电子化图书馆,基本就是如此,因此在广义上来说,电子图书馆就是数据库。

那么档案馆呢?档案馆不是一样的吗?档案馆的构架,也是有着缜密的逻辑关系的,必须延续一定的逻辑,才能建立起档案馆的访问和管理逻辑。

而档案馆的逻辑基本=图书馆的基本逻辑。

不要再狭隘的、固执的认为档案馆里面的档案就是档案 ,这种观念注定会让你在工作面前手忙脚乱杂乱无序。在数据官面前,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信息数据节点,也就是数据,而这也是实情的本质。把你在图书馆的书架还有每本书上所贴的相关图书馆管理标签(一般在图书内侧)看成是一个不同级别的数据构架和所对应的数据库里面的计算机语言管理代码及计算机语言管理标签,与之对应的,档案馆里面储存的档案卷宗也有相对于的管理代码和管理标签,否则那么多档案,你要如何管理?你又要如何进行有条理有规律的进行新档案及卷宗的录入和新旧档案的管理?

还不懂?

档案馆的货架

=

图书馆的书架

=

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数据库逻辑构架

档案馆的检索逻辑和用户界面

=

图书馆管理员帮读者查询相关图书的检索机制

=

建立在数据库逻辑或数据库构架之上的用户人机对话界面

档案馆给档案文件套装的档案袋及档案袋上面所标写的信息

=

图书馆馆藏图书上图书馆管理人员添加的标签及其他信息

=

数据库程序员添加的数据信息的标签或其他相关信息

而所有这些,作为数据官,在广义情报的定义下,都属于情报的范畴。因此,才有了狗血的胡扯的所谓图情档。

呃,扯远了,而但凡扯到这个我就火了。

当你把相关的信息毫无保留的全部进行无损格式的收录的时候,就是一份原始情报,而这个收录便是情报搜集、采集、收集的过程。

当你把这份原始情报,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处理,就是情报分析。

当你把这份原始情报按照一定的格式、一定的要求进行文本文字化、规范化处理并最终放到一个指定的位置比如情报中心的时候,这份原始情报就变成了档案。不需多疑,上面会添加并备注相关的标签和标签式的信息,同时被进行了编码命名系统的命名,也就是情报中心或档案中心的一份档案的代码。知道这个代码就知道了这是什么。若是外人想知道这个代码的的话,就涉及到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保密条例或条令、章程、规定,另外一件就是密码破译。*(关于密码我不想说太多,根本说不完,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而且你们连这个都无法理解和消化,讲起密码,那不就成了天书。虽然我关于密码也懂的很少但,给你们做科普上课是足够了)*

当你有选择性的抽取原始情报的部分信息并再将这部分信息进行文学的艺术化(包括大胆的想象)加工,就成了文学小说——这是图书。要不然西游记怎么来的?不就是这么来的。若是将当你有选择性的抽取原始情报的部分信息并再将这部分信息进行公文格式和其他文体格式的加工,配合必要的逻辑推理即分析,就成了标准制式的档案卷宗和相关的研究报告、某种格式文体的图书。

图情档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

没有那么玄乎。

下一次,我来说说档案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项工作技能。这一次因为时间和篇幅的原因,就不予以述说了。

全文完

荣誉出品

2020.1.3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