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由宝宝树发布《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报告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
她们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全职妈妈们中60%拥有“副业梦”,希望能够兼顾事业和家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话语权,但由于环境、精力等种种限制,大多还在构思阶段,只有35%付诸了行动。
这一结果引起众多网友热议,讨论十分激烈,有的网友是惊讶于“95后怎么就当妈了?”但更多是将视线集中在“全职妈妈”这一群上。
有的是坚决抵制,表示“坚决不会做全职妈妈,没有钱没有底气”,有的理性思考,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抨击做一个全职妈妈的选择”,还有的妈妈现身说法,“当全职妈妈虽然辛苦,但也有自己的幸福”。
其实,“全职妈妈”这一群体,我并不陌生,平时和群里的妈妈们聊天,发现80%的妈妈都是全职,带1个的,拖2个的,甚至还有带3个的,原因各种各样。
- 父母无法帮忙或不想让父母帮忙,有的家庭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有精力帮忙,还有的子女和父母不在一个城市,远隔千里,在子女生活的城市住不惯,也不愿意当老漂族。
- 有的是婆媳关系不好,无法住在一起生活。有的担心长辈隔代溺爱,养成孩子骄纵的坏习惯,要知道一日养成易,一朝改变难。
- 不放心将孩子交给保姆,优质保姆难找,而且很多家庭也负担不起每个月的支出。
- 还有的妈妈心甘情愿的承担,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分每秒,见证他每一次的变化,第一次爬、第一次坐、第一声开口叫妈妈,都是不可替代、不能重复的美好,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陪伴孩子的成长。
所以在多种因素下,生完孩子后,不少妈妈做了全职,自己带孩子,但随之而来的是“全职”带来的弊端:
- 老公不理解成了甩手掌柜,“带孩子有什么累的?在家有吃有喝有穿”,
- 没有经济来源,全靠着老公拿钱,买什么都没底气,没有安全感;
- 整天和便便尿尿作业打交道,蓬头垢面,感到迷茫甚至会怀疑自己的价值;
很多全职妈妈找我咨询过,无一例外,都是焦虑、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我很能理解这种变化,体会这种感觉,因为好一段时间我也是全职在家带孩子,最明显的就是感觉和社会接触变少,孩子不睡自己一直盯着,孩子睡了还有做不完的家务,抽出时间上上网,也是混迹在各种育儿群。
幸运的是,度过最难的一年后,慢慢的转变了心态,带娃也越来越熟练,整个人精气神都好了很多。跟各位妈妈分享我的体会。
1、有一个或几个可以抱团吐槽的姐妹淘,别一个人憋着,学会倾诉心中的苦闷焦虑不安,朋友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互相吐槽一下,会疏解很多。
2、试着做一个60分的妈妈,全职以后,很多女性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自己要做到事无巨细且事事完美,还怕做得不够好,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很容易焦虑,脾气会变得特别暴躁,当对自己的要求没那么高时,多关爱自己,负担会轻一些。
3、学会给自己放假,偶尔找两个个朋友吃顿饭,逛逛街,把孩子留给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多妈妈不放心把孩子留给他们带,可一天半天没问题的。
4、找个自己的小爱好,可以是健身、瑜伽、烘培、十字绣、做手帐等等,带孩子是没什么时间,但挤挤还是有的,有个自己的爱好,自己做得舒心,心情愉快了,生活也会越来越顺畅。
5、掌握经济权,至少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储备钱,养孩子不是说说而已,那基本都是碎钞机,自己没工作没收入,一旦感情有危机,自己就很被动。
全职不是浪费时间,它是高风险,但它也是高回报,所有孩子的第一次,你都是见证人,那种充盈心中的喜悦是无可替代的。
全职妈妈难做,职场妈妈压力也大,不管是全职还是职场,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照顾好自己,还有无限的可能,就像大家投票那样,“全职妈妈不等于放弃人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