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许愿是没有用的东西,当下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文摄/罗西
20多年前,我给女儿买了架珠江牌钢琴,一位大学老师也想给她女儿买,嫌贵,2000多元,他手上只有2000多元,他说“等等看,会降价的”,结果等到三年后,他更买不起了……后来有没有买,我都不好意思再问。
说走就走,说干就干,是珍惜时光的一种,是省钱的一种,也是魄力的一种。
曾采访一位企业家,几十年来,所有的热点或者机遇,他都踩到点,顺风顺水。他的经验是:去做,现在就去,做的过程本身就是论证虚实、对错……
他说,“后来我不再去谈论理想与现实,因为我相信,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来说,它们是一样的。”
我们总是把理想与现实分成泾与渭、今天与明日,很分明,其实,没有必要,没有无缘无故的明天,只有切切实实的现在。
特别是上了年纪后,一晃就错过。
来不及。来不及好。其实,也来不及坏。
有个人在焦急地吃着方便面,问他是赶飞机吗?他头也不抬地说:不是,方便面快过期了!
我怕来不及,我喜欢面对面的一切。
很多错过,不是因为你坐过站了,而是你来不及赶到啊。
一颗肥皂泡,漂在水面。来不及看第二眼,就破了。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一切,不是不存在,而是消失太快,比如爱。
曾经以为是错过,其实是来不及。
很早时候,就想问母亲或父亲,关于外婆外公还有爷爷奶奶以及爷爷奶奶以前的家族的事情……等我迫切起来的时候,父亲已离开我24年,母亲也离开我十年了。
长辈基本都走了,我手里没有族谱,突然觉得可怜、孤单、苍凉。
晚饭时间,只有我与林老师两个空巢老人,我问:“你们家有族谱吗?”我愉快地自豪地回答:“我们林家都是林默娘(妈祖)的后代!”我笑喷了饭:“我们黄家还是炎黄子孙呢!我是问,你知道祖父曾祖父的名字吗……”她这才惭愧起来,不知道。
每次从历史博物馆出来都特别惆怅,那一件件稀世文物都是它们各自主人的遗憾,都是来不及物尽其用的艺术啊,像悲剧。
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下次吧”的回答,它可能是客套,可能是敷衍,也可能是自我拖延……
其实,命与爱都没有或者来不及彩排,人生只有直播。
有多少遇见,是来不及的打量或是猝不及防的错过。
我更怕“来不及”,这是我的事;至于“错过”的,更多是缘分的事、时代列车的事。
曾写给时间一句话:来不及更衣、经不起相爱……青春不够我浪掷,其实即便一生也不够我用来吝啬与回忆。
“成年人的‘下次吧’基本等于‘下辈子吧’。”
我们总习惯说“下次一定”,却不知道很多事没有“下次”。
我们总说明天再说,却不知道很多人没有明天。
成年人的“再说”,就是“算了”。
成年人说“改日”,就是“谢谢”。
今天说的“明天”,就是明年了。
对了,2019年度流行语,为啥没有“下次一定”?
当你40岁才拥有20岁想要的东西,其实已经没多大意义了,50岁更是如此,哪有什么来日方长。
看过一视频,某大学 129宿舍的6位女生,毕业后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设为她们的“寝室日”。自2003年毕业后,每到“寝室日”,她们都会提前约好在某个城市见面,放下一切,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很感人。人生有多少是“一别之后,情隔山海”。其中的一位女生说,千万不要再说“下次”,下次再约就可能永远约不上了。
不管老少“想做什么马上就去做”,开始练习把“但是”去掉。不管以前如何,现在做才是真的做,现在好才是真的好。
前不久,华晨宇为跨年演唱会说了一句话:许愿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对不对?当下想做什么就去做。
运气就是机会恰好撞上了你现在的努力,如果有“以后”想做的事,就请现在就去做。
“现在”才是真实的诚恳的有用的。活在当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罗西简介:
专栏作家,某杂志主编。
在《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写过专栏。
个人专著有《性感是另一种高贵》《你生命中的贵人往往是异性》等30多部。
来源:罗西有意思(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