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见佛吉祥,世人都爱的佛手长什么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50
导读

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宫玺印之中,有一枚清嘉庆的“福绪祥源”玺,材质为寿山石,钮头以镂空与圆雕法刻出一枝佛手,枝叶扶疏,果实正是寿山石天然的浓黄色彩,饶有趣味。 这是清中期的一件立形佛手瓜,中空,…

佛手有香,与桂花不同,

是一阵一阵清冽的冷香。

不高扬,而隐忍;

不尖利,而丰厚;

不浓烈,而绵长。

往往是在不经意处闻到,

反而韵味舒服,回肠荡气。

如果凑近鼻子猛嗅,

反而捕捉不到。

▲清 张槃佛手盆花纨扇

佛手是香橼中形状特别的一种,清代的《广东通志》云:“佛手,香橼之类。”《花木小志》中记载:“此果来自西域。其形状似手,人多以佛手呼之。宇内惟福建、山东两省栽种得宜”。

▲清 青玉佛手

古人也常会放一盘佛手以使满室生香,《红楼梦》中探春房里便摆了“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当然,在艺人眼中,佛手不以“香气”取胜,是因“外型”制奇。

▲清 蜜蜡佛手

佛手在成熟的时候会开裂:从果实的中上部开始,直到尾端,分裂如掌,恰如佛祖之手,仿佛可以指点迷津。因此各类艺术创作中以佛手象征多福长寿,也是常见的创作题材之一。

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宫玺印之中,有一枚清嘉庆的“福绪祥源”玺,材质为寿山石,钮头以镂空与圆雕法刻出一枝佛手,枝叶扶疏,果实正是寿山石天然的浓黄色彩,饶有趣味。这样的雕刻手法讲求精致繁丽,乃是清中晚期的审美趣味。

▲寿山石佛手茎蔓纽“福绪祥源”玺

佛手多产于秋季,春夏往往无时鲜佛手,艺人们便以佛手为题材,或雕刻或描绘,以供清玩。

▲清中期 黄玉佛手花插

这是清中期的一件立形佛手瓜,中空,可以用作花插。器身外侧凸雕枝叶盘绕并形成底足,下配镂空雕梅花纹木座,甚是喜人。

▲老挝石北部黄-福寿全雅玩

这件由寿山石雕刻的佛手也很值得一赏,佛手手指拢成,蒂梗盘绕舒展,枝叶翻卷有致。佛手形态过渡自然,枝干叶的比例也是恰到好处,给人一种美感。

佛手摆件多追求其形态的与真实佛手的相似,又在这相似的基础上,创作出比天然佛手更具趣味和禅意的造型。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