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同学,在后台问我:“考完研后,堕落了,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啥,做什么也提不起劲, 怎么办?”
看完这条留言,我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耳光,都是我的错,因为作为老师,我太失败了,居然教出了堕落的学生!
首先,我提醒一下:考研初试结束≠考研上岸。
确实,有些同学在考前发誓,考研初试后,要报复性睡觉,睡他三天三夜。但第二天、第三天依然习惯性早起,习惯性看书。不看书不学习,反倒不习惯了,啥事不干,反倒心里空落落的。
还有同学,真的将自己闲置了一个星期,但到头来发现:比起忙碌,闲的时间长了,更累,累的不是身体,是心,空虚的令人可怕。
这说明,你考研这一年养成的好习惯已经形成,那就顺着这股“惯性”,继续享受读书的快乐和成长的充实吧。
但还有这样的一些同学,明明知道复试很重要,就是提不起劲去学,怎么办?
孤身一人或形单影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但有时候,孤独并不可怕,更可怕的迷茫,因为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但有时候,迷茫也不可怕,更更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就是提不起劲头,心中有个目标,但就是迟迟没有行动。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懒惰、拖拉、拖延,各种矫情附体。
间歇性努力的人,往往持续性一事无成。
《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说,“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懊悔。”
如果你不想再耽误时间,如果你不想面对一个复试时糟糕的自己,如果你不想因为拖拉措施读研的机会,就请你捏捏自己的大脸,立即行动起来吧。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最好能制定出一个计划,包含:学习+娱乐。
毕竟初试考完了,阶段性目标的结束了,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雨到来前,会有一段平静期,平静的会让人一下子松懈,怎么办?
答案是:Play hard, work harder.
首先,查看目标院校往年的招生目录或联系往年上岸的师哥师姐,了解复试的考研要点、细节等。其次,相关的公开讲座或辅导课程,也要听一下,毕竟多一分了解,多一分上岸的希望。
然后,制定计划,列出每天要看的书、要看到的目标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论文、要准备的其他科目(如英语听力口语)。
完成这些科目后,再奖励自己去玩、去购物、去逛街、去旅游、去享受假期。
无法提起劲头,也要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无法做到完美的开始,也要开始,坏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三分之一。
王琢老师说,“运气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考研的我们,要的不是运气的“迟到”,因为这次的“迟到”了,意味老子还的二战、三战……
下一次的等待,太漫长了。但是,想让你的运气准时到达?你不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凭什么?凭你脸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