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午睡实行“男女同床”,监控拍下小男孩这一举动,老师慌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42
导读

一般来讲,孩子在三岁左右就对性别开始有了朦胧的认识,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区别性别,同时需要灌输给孩子不同性别应该注意什么,比如:被衣物盖住的地方是不可以被别人碰触的,也不可以碰触别人被衣服盖住的地…

媛媛妈妈找到孩子幼儿园的老师要求退园,老师觉得很诧异,媛媛妈妈一直都是通情达理的,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跟老师先进行沟通,是什么原因导致媛媛妈妈如此激动?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圆圆妈妈气愤地道出了实情:原来圆圆妈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和自我保护,所以圆圆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前两天,孩子回家跟妈妈反映了一件事情: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睡在他旁边的小男孩掀她的裙子。当时媛媛妈妈也不确定女儿反馈的情况是不是属实,即使属实也不确定这个小男孩是不是故意的。如果贸然提出不但对孩子的影响不好,也容易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秩序,于是媛媛妈妈对媛媛说,看看这个小朋友之后会不会还掀她的裙子,如果他还这么做,要求媛媛必须回家后立即跟妈妈反映。

就在昨天媛媛再一次跟妈妈反映了这件事,于是媛媛妈妈就去查看了监控,发现在昨天午睡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是挨着睡,圆圆将小被子盖得很整齐,没过多大一会儿,这个小男孩就从床上爬起来,伸手想掀开媛媛的被子,媛媛用腿将被子压住,这个孩子还用手去搬媛媛的腿,想把腿搬开再掀起被子。

媛媛妈妈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认为幼儿园既存在管理不善之处,不应该让不同性别的孩子挨在一起午睡。这个男孩的行为也不妥当,所以决定不让女儿在这家幼儿园继续读书。媛媛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赞扬,她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而“性别意识”和“性别教育”在中国家庭却往往都处于缺失状态。

那这对孩子什么影响呢?

1.性别意识不强,导致对自己的性别定位不准确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向“伪娘”过度,我们常常会发现,现在的男孩无论从服饰打扮还是举止言谈都越来越“阴柔”,缺少阳刚之气。

一方面这是大众审美在发生变化,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少年们对性别的意识不那么强烈,对于自己男性身份也没有很明确的认识。

2.性别意识不明确难以有效保护自我

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前提便是能够认识不同性别,然后才能够进行区别对待。

一般来讲,孩子在三岁左右就对性别开始有了朦胧的认识,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区别性别,同时需要灌输给孩子不同性别应该注意什么,比如:被衣物盖住的地方是不可以被别人碰触的,也不可以碰触别人被衣服盖住的地方。

那家长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1.首先要让孩子明确男、女特点

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孩子从小就应该注意性别方向的引导。男孩子应该多以阳刚、勇敢为引导方向,让男孩子心中有一个成为英雄的梦想。而女孩则多引导孩子向温婉柔和的方向发展。

2.男孩女孩要区别不同的抚养方式

有一些家庭,因为家长偏爱男孩或者是偏爱女孩,把不同性别的孩子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打扮,这样的行为是不恰当的,非常容易混淆孩子对性别的认识。因此,男孩子应该引导他们进行适合男孩的体育运动或者游戏项目,而女孩抚养方式则以柔软温和为主。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性别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家长们不可再忽视这个问题。您是怎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