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在中国式家庭里,大多数是“男主外,女主内”,不管是家里的大小家务活,还是在孩子的陪伴教育上,大多都有妈妈来负责,而爸爸就担当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这样容易致使父亲角色的空缺。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爸爸的丧偶式育儿
据统计,我国已经有80%的家庭正在经受丧偶式育儿。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如今这里的山,一直呆在那里,几乎什么都不干。
经常会看到很多爸爸在上完班回家后,就躺在沙发上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除了吃饭的时候走动一下,几乎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而给孩子洗澡、监督吃饭或是辅导作业、哄睡觉等这些事情都应该是由妈妈,一手负责,在教育上大多都是戳一下动一下,有的甚至带孩子都需要慢慢主动说。
尽管如此,爸爸在这样的情况下,永远都是手机第一位,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手机上,即使是花了时间陪伴孩子,但却一点质量都没有,让娃压根体会不到高质量的陪伴。
有些父亲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自己每天辛苦上班,赚钱养家就已经尽到了当宝宝的责任,回家后就应当拥有自己的娱乐时间,而孩子的教育、陪伴,都是妈妈应该做的事情。
科学证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父爱的缺失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女孩。
没有爸爸参与成长的女孩,长大后躲不过这几种结局
1、认知发展受阻
据研究调查发现,5~6岁的儿童在父母离异缺失父爱的两年后,其认知能力、智力发育等父母都比完成家庭的孩子有明显的差异。
2、缺乏安全感
若爸爸从小就没有参与到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就很 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上的缺失,变得异常的敏感脆弱,内心孤僻,对于他人的接触会异常的排斥,在长大后也很难跟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朋友也会较少。
3、易出现情感问题
对于女孩来说,爸爸是她人生中出现的第一个异性,在与爸爸相处的过程中,她可以更加认同自己作为女性的角色及如何跟异性交往相处。研究发现,女孩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没有参与,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要高出3倍。
而若爸爸没有参与到女儿的成长中,就很容易让她们对异性的感官有偏差,也容易因为有男孩稍微对她好一点,就被他所吸引,然后死心塌地爱上对方,这样就使得她们很 容易陷入爱情陷阱。
如果遇到渣男,就很容易被伤得很深,甚至是受伤后变得内心各加孤僻,变得不再信任别人,导致最终很难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真的很让人痛心。
4、体格发育障碍
据研究发现,父爱缺失的孩子,他们的身高、体重、反应速度等,都比同龄人差很多。研究发现:年少缺失父爱的孩子,在中学期间辍学率是正常孩子的两倍,长大后成为穷人的概率高出五倍,犯罪的概率高出两倍。
爸爸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女儿健康成长 ?
1、 共享亲子阅读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早期的阅读训练对今后的阅读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脑科研究也充分表明,3岁前为主要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过程,在5岁的时候有关于听、说、读、写等各个神经中枢已经基本定型。
而阅读能力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加深亲子之间的交流,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2、跟孩子一起做手工
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教会他动手做事的能力。”杨震宁教授“我国的孩子在动手能力、兴趣方面会不如欧洲、美国,主要是因为缺乏动手的机会。”
而在进行手工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折、捏、剪、撕、粘贴等过程,不仅可以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体会到做出一个小作品时萌生出的荣誉感,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
因此,高质量的陪伴可以通过陪孩子一起做手工,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升审美水平、思维创造能力等。
3、跟孩子一起运动
陪孩子一起运动,不仅能够强化他们的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还可以有效改善亲子关系,而且在运动中可以收获更多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实践证明,热爱运动、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在社交能力上也会很强,长大后可以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
此外,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可以多夸奖、赞美女儿,鼓励她们做一些正确的事情。(w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