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寒假了,每次去接大宝放学,他都会说今天是几月几号,还有几天放假,满眼满心都是对寒假的期待。我想起来他前几天跟我闹,说是有个星期天没过好,让我给他请假,再过一次。
对于孩子来说,假期是渴望也是他的心愿,不用早起上学,也不用周末去学跆拳道。可以去好好的玩自己的乐高和贴画纸,也能看动画片到结局,不用担心第二天起不来要被我追赶着去上学了。但高兴的是他,苦恼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
放寒假意味着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寒假是可以解压的时间段,对家长来说,则成了比上班还要辛苦的一段时光。上学的时光孩子生活规律,做好他的后勤保障工作就可以了,我们还可以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
孩子上学的阶段,早上送去学校,剩下的时间就是我和二宝的独自时光。学校有学校的规矩,大宝吃饭也比较规律,而我和二宝每天做饭也很简单,晚餐有宝爸来帮忙,一切都没那么复杂。
但等孩子放假了,就没那么理想了。除了一日三餐以外,还要给孩子做必要的学习辅导。我家大宝还在上幼儿园,这些相对来说简单,但也要陪玩陪讲故事,任务量增加了不止几倍。以前的我可以安心在阳台上码字,而放寒假的阶段,除了准备过年的相关事宜,还要应对孩子的各种小事情,大概就是忙到起飞的样子。
大宝嘴巴里念叨的放假倒计时,成了我脑袋里的“定时炸弹”。真的等娃放假了,会不会忙成一团糟呢?我有些不敢想,但却不得不去面对。毕竟,时光不会停下来,那天早晚会到来的,不早不晚。
寒假马上到,你可能面临的问题在这里
说到寒假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在学校有老师的要求以及时间的规律性,每天的学习、玩耍都是相对固定的,但放假了,一切好像就没那么好操控了。
首先,早上起床就是一件麻烦事。大宝周末起床比较早,他认为周末就是玩耍的,所以早起是为了多玩一会儿。但到了放假就不一样了,可能孩子睡到日晒三竿,早饭午饭一起吃,反正放假了。你去催,娃装没睡醒,有时候喊急眼了,门一锁,继续呼呼大睡。
其次,就是吃饭的问题。一日三餐和学校规律不同,等到了家里的轨道上,我们不仅要跟学校的吃饭时间对接,还要接通饮食习惯。学校的一日三餐都是换花样来的,孩子也比较喜欢吃,放假必然也要这样做。有次接大宝,我看到一位妈妈在抄幼儿园的食谱,一问才知道,是为放假做准备,生怕孩子到时候挑剔。
最后,就是学习方面。且不说幼儿园里的孩子,学习的项目少,但玩耍的项目多啊!有时候大宝会说,妈妈,你还不如我们老师会玩呢!她带着我们踢毽子、捉迷藏,还有跳绳呢!
幼儿园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寓教于乐,而我们家长如果在家只是让孩子看书或看电视、学习机,显然是不行的。这些知识以及安排,要落实到实处,陪伴孩子的时长以及内容,相应的要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上了小学、中学,那么要面临的问题更多,尤其是辅导功课的问题。我曾经见过一位妈妈,对着马上要到来的假期日程表,瑟瑟发抖。她说真想自己直接跳过去,太难了。
寒假马上到,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还能好好学习?
这个问题我和一位家有初中生的妈妈聊过,她说的建议很中肯,尤其是开头一句话:“家长之所以是孩子的监护人,那就要行使必要的权力!”而我们这些瑟瑟发抖的老母亲,大概都是没有想好,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规划以及做好高质量的陪伴,而产生的条件反射吧!
1、 一份假期计划必不可少
儒家经典书《礼记·中庸》写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假期规划,是合理度过寒假,必不可少的。
放寒假了,每家都少不了走亲访友的应酬,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写个关于假期的学习和拜访长辈的计划。如果孩子说自己不会写,可以画出来,家长尽量不要代劳。
如果你代孩子写,而由孩子执行,那么他就有一种被强迫的感觉。孩子自己写的,自己再执行,那就是完成自己的计划,不论是外出还是学习,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
在教育学有个理论,叫做“多元智能”理论。意思是说,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优势能力,家长要注意观察并且找到它,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假期培养计划。
所以,计划可以从每天的早晨开始,到下午结束,而晚上则是自由时间。这样孩子不会觉得太辛苦,毕竟放假就是放松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做了计划并不是摆设,而是要坚决且坚持的执行下去。如果遇到有突发情况,可以备注下,并且尽量弥补。放假期间家长如果还在上班,晚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检查,今天的计划有没有完成,督促并且协助孩子做好第二天的安排,这样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这份计划的重视。
2、 经常和孩子谈心、沟通,随时了解情况
上学的时候,家长只需要看群内老师下发的任务以及考试成绩,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放假就没这么多的参照物了,家长要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他现在的具体状况,以及是否需要你的帮助?
在放假期间,有的孩子会帮忙参与做家务,这可以让他从劳动中体会到家长的艰辛以及生活的不易,家长不必要阻止,多锻炼孩子,这些体会他从书本上学不到的。
如果你觉得和孩子没什么好沟通的切入点,可以带他一起看一些积极向上的电视节目,比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等,或者孩子喜欢的经典、动漫影片,都是可以的。这些或许能成为,你们沟通聊天时的话题,还能让孩子通过别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启迪自己的人生。
3、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树立积极的理想
放假时生理上的松懈,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倦怠。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没意思,甚至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产生负面情绪。
家长可以跟孩子多聊一些以后的事情,比如长大后做什么?想要学什么特长?考什么样的学校?等等,这些都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做好必要的准备。而且还能让你即使了解到,孩子的兴趣以及以后想要做什么行业,便于在给他选择兴趣班时,作为参考依据。
枕边育儿寄语:
假期是人最容易松懈,也是亲子关系最紧容易激化的阶段,我们从老师的手中接过来孩子,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如果你希望和孩子开心且顺利的度过假期,并且让他自觉的学习,先从做一份假期计划开始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