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安防 » 正文

春节带娃,家长务必注意这四点安全法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5
导读

如果家长能在生活中多掌握一点安全常识,多和孩子普及一些安全意识,很多起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猜测孩子可能被食物噎到了,我赶紧笨手笨脚对孩子进行海姆立克急救,孩子终于在一阵咳嗽中吐出一颗花生米,孩子的脸色慢慢正常…

作者:桐桐妈

寒假,就是各路神兽出笼的时间段。这不,前几天,又有一个熊孩子作妖作出了新高度。

1月18日,四川简阳,一名女子带小孩向路边窨井扔鞭炮,井盖瞬间被炸飞,周边的地砖也被掀起,不幸中的万幸,两人迅速跑来,未被爆炸波及。

其实,类似这样的新闻在网上是不胜枚举,可是为啥还是有孩子愿意去尝试?归根结底,还是家长安全意识的缺失。如果家长能在生活中多掌握一点安全常识,多和孩子普及一些安全意识,很多起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请家长们务必带上以下四个安全行囊。

一、交通安全

我国每年都有超万名0-14岁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

看着这组数据是不是着实被吓了一跳?可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唯有在堵车中方能感受到一丝丝年味。看着满大街的车,带孩子出门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 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紧紧地握住孩子的手腕,以防孩子挣脱。

除此之外,还要给孩子配备安全座椅。

研究表明,汽车在50km/h发生碰撞时,会产生30倍冲击力,10kg宝宝会承受300kg的冲击力,意思是,如果你怀里的宝宝体重10kg,那么碰撞的一瞬间你怀里抱着的宝宝是300kg,一来根本抱不住,二来冲击力会让你没有任何意识的松开宝宝,宝宝会直接“飞”出你的怀抱。 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可以大大降低!

二、饮食安全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过年期间,很多家庭都会打年货,买些糖果和坚果之类的,预防幼童因吞咽异物窒息应被每位家长重视。

去年过年,我家就发生了一件让人后怕不已的事。表妹带着约7个月的孩子来我们家做客,我女儿桐桐看到后喜欢不得了,就一直逗他玩,和他做鬼脸玩游戏,小家伙开心的直蹬腿。

没一会,突然表妹家孩子发出异常的咳嗽声,整个脸瞬间就通红,表妹吓到尖叫直喊“救命”。猜测孩子可能被食物噎到了,我赶紧笨手笨脚对孩子进行海姆立克急救,孩子终于在一阵咳嗽中吐出一颗花生米,孩子的脸色慢慢正常起来,而我的双手却一直颤抖的不停。

后来经询问,才知道原来是桐桐趁人不注意给小弟弟吃了一颗花生米。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我们都不懂得施救,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建议给宝宝吃前切小块、去核、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还有,家长要学会海姆立克急救。

三、防拐安全

据《公安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万被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立案,平均下来,每天就有50余起,从走失儿童的性别来看,男童超六成,年龄在5岁内和10~13岁的儿童走失最多,多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2~18点。

春节来临之际,街上人来人往,车站里人员复杂,商场内人山人海,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可能就走丢,或者被不法分子盯上拐走。

危险无处不在,我们家长朋友们如何保护好我们幼小的孩子呢?

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孩子在我们视线范围内活动。

很多悲剧的发生,皆源于家长的“缺位”,这才使得坏人有机可乘。将孩子放在眼皮底下,随时掌握,总是没错的!

家长带娃出门,如果有事需要离开一会,切记,不要将孩子随便留给陌生人照看,不管对方看起来多么面善。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出门,即使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也不能放松警惕。

人多时孩子好动爱跑来跑去怎么办?这个时候防走丢的装备就得备上了,防走丢绳子、防走丢书包都是不错的推荐,还有儿童GPS定位手表或徽章,别在孩子不起眼的衣服或者书包上。

四、用电安全

一个月前,广东中山某小区发生一起火灾,一家六口全部葬身火海,无一生还,实属人间最大的悲剧。

让人痛惜和感叹的是,死者中有刚从国外留学归国的21岁的儿子,有两个本来住校,暂时赶回团聚的未成年女儿。他们本不常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却因一次偶然团聚,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关于起火原因,有人猜测就是充电宝爆炸引起的。因火宅之后,屋内大部分设施被烧毁,诱发火宅的真实原因还有待考证。

不管是不是充电宝爆炸引起来的,用电安全着实不容小觑。

那么,用电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 请勿超负荷用电。空调、烤箱等大容量用电设备必须使用专用线路。电线不能乱拉乱接、超负荷运行,许多台电器不能功用插座,如多台空调、烤箱等。

2、 请选用合格的电器。不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电线、线槽、开关、插头、插座等。

3、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等。

好啦!今天的安全常识就普及到这了,愿每位家长都能牢牢记住,并教会自己的孩子!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