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本来就是个牙尖嘴利、四面树敌、不分敌我的人。何况跌扇一回,宝玉和袭人,都因为无心的一句话,戳到了晴雯的痛点,当然要毫不客气地骂回去了。
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理想。湘云与宝玉青梅竹马,却只是兄妹之情;宝钗暗恋宝玉,但在现实中期待着“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更理想的婚姻对象;妙玉一点芳心,痴恋宝玉,却完全是精神层面的,在现实中连一句亲热话也不能说;鸳鸯强硬地拒绝贾赦,宁可“一辈子不嫁男人,乐得干净”,被迫选择独身主义;彩云(彩霞)不喜欢万众瞩目的宝玉,却与贾环恋爱;就是袭人,一边领着姨娘的月例,一边打算着“难道作了强盗贼, 我也跟着罢?”为自己留着后路……
说起来,一心想与宝玉相伴终身的,只有黛玉与晴雯两个——虽然宝玉并不这样想。他是准备与黛玉袭人“同死同归”的。
不成熟的小孩子,想当然地以为,“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别以为这只是阿Q的妄想,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娇蕊,“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觉得没有辩论的需要,一切都是极其明白清楚,他们彼此相爱,而且应当爱下去。没有她在跟前,他才有机会想出诸般反对的理由”。
晴雯也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她爱宝玉,她也知道宝玉喜欢她(她好像分不清“爱”与“喜欢”的区别),于是她觉得“一切都是极其明白清楚,他们彼此相爱,而且应当爱下去”,于是她“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根本没想过会有别的变故。
铺陈了这么多,分析了晴雯的心理,再来看晴雯跌扇这一段,才会明白她为什么这样生气。
晴雯跌坏了扇子,平心而论,宝玉并没有严厉责备她,连叫两句“蠢才”,也是自己人的亲昵。但是下面接的,却是这样一句话:“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男子,会对妻子说“以后你自己结婚当家”如何如何吗?不会,只会对姐妹说这样的话。为什么?因为妻子是已经和自己结了婚的,不会再和别人结婚了。而姐妹,总还会出嫁的。
宝玉对晴雯说“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就是在无意之间,透露了自己的心声:并不打算与她厮伴,过几年就要“放出去”了。后文春燕转述宝玉的话:“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呢”,显然是包括了晴雯,而绝不可能包括袭人的。
宝玉的话,已经是一语刺心了,袭人起来劝解,又一个不小心说了这么一句:“好妹妹,你出去逛逛, 原是我们的不是”。袭人倒是好意,劝开了就完了,但是“我们”两个字,显然把袭人与宝玉归为自己人,而晴雯却成了外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宝玉与袭人的确是有默契的。晴雯最后不惯的,就是他们的默契:好么,我心爱的人,居然与别人有默契?不吵还等什么?吵急了,宁可“一头碰死”,也不能输这口气!
说起来,还是袭人最聪明。这样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独善其身,“抽身就走”,让他们两个去争吵解决,因为凭她的口才,肯定是占不了便宜的。等他俩吵到不可开交了,袭人再回来劝解,又向晴雯卖了好(虽然晴雯未必肯领情),又增加了与宝玉的感情(这是一定的),正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