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_朱祁钰变化之大为哪般?他的行为你是否理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12
导读

比如他在年夜饭上哭惨式的请求太后饶自己及家人一命;比如他在殿上大闹群臣,称自己根本无意大位,是大家逼着做了这个皇帝,到头来自己下旨却无人听从;再比如他哭闹称病找于谦要立太子一事等等。 其次,他被不得…

《大明风华》演到这里时终于看出来了,孙若薇做了一家之主后,家事国事没一样是让她省心的。当初本以为儿子做了皇帝,理政以后自己就可以坐享清福,哪知儿子不仅不争气,还惹出了天大的事端。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朱祁钰被太后立为监国皇帝。当初看朱祁钰的表现,确实可以为太后分担压力,而且论勇武、论担当,样样优于朱祁镇。可是真正当了皇帝了以后,他开始患得患失,他怕哥哥回来以后,自己皇位不保。他怕到时太后不仅会让自己没了位置,还会因此丢了性命。

之于这种担心,朱祁钰千方百计阻止朱祁镇回朝,甚至上演了一出又一出闹剧。

比如他在年夜饭上哭惨式的请求太后饶自己及家人一命;比如他在殿上大闹群臣,称自己根本无意大位,是大家逼着做了这个皇帝,到头来自己下旨却无人听从;再比如他哭闹称病找于谦要立太子一事等等。

这样一看,这位景泰帝前后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还有,他的这种做法是否值得被理解呢?

客观的说,朱祁钰这个人物值得探讨。

他身上有着不同寻常的复杂性。

首先,他的体内承袭着朱家先祖勇武刚烈的血脉,这让他有骁勇之气;

其次,他被不得宠又严苛偏执的母亲在道观养大,这些让他的性格既懦弱又叛逆;

这样两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后,就使朱祁钰成了一个矛盾体。同时,他又继承了父亲朱瞻基的良善与母亲胡善祥的小格局,包括复制了祖辈一不小心就会血脉相残的先例。

这些都在朱祁钰这里找到答案。然而,太后的目的只有一个,是想让她做一个好皇帝,仅此而已。

当然,像太后这般心胸与气量的人,在剧中展现的他们那一朝一代绝无仅有,所以几乎没人真正理解若薇的良苦用心。

特别是胡善祥回京后,这个处处争上风的女人大有扬眉吐气之势,他认为巩固儿子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马上立太子。她不仅不顾姐姐思念儿子的痛苦,还恨不得让自己儿子立刻亲政,夺了太后的权才好。她丝毫不会去想,此时的朱祁钰距离一位合格的皇帝还差之甚远。

因为母亲参与到夺权中来,朱祁钰便下意识的跟着母亲的风向走了。你看在立太子一事就是如此。他忌惮母亲,服从母亲,同时他又讨厌母亲。

这就是在强势母亲阴影中长大的孩子,他就是这个样。

其实,就朱祁钰急于立太子一事无可厚非。皇帝固本本就分内之事。虽说他要在太上皇回朝之前先立太子似乎难服悠悠众口,但他的自保意识又有何错呢?特别是在那个打天下、争皇位的年代,看似九五至尊的位置,实则就是有心之人的眼中钉,稍有不慎,变数很可能就是劫难。

剧情到这里,还挺替若薇揪着心,三杨告老还乡,徐滨远赴草原保护朱祁镇。朝中大事好在还有于谦出谋划策,她一面要掌管朝政,一面还要与妹妹善祥周旋。同时,她既要为朱祁钰一些过格行为感到痛心,又要苦心费力的教他如何做一个好皇帝。确实是难为了这个女人。当然,朱祁钰的如此这般,最终体现的应该就是孙若薇的风华。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