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小伙伴,对吃这方面普遍都比较小心翼翼。各种『低油低糖低盐低脂』,醒目的字眼,吃完一周瘦五斤的网红代言人,都在促使你,买它!
但给你两款酸奶,你真的能区分谁的营养价值高,谁更适合减脂期吃吗?
相对包装上那些混淆你视听的促销词,学会看 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才能不被食品营销牵着鼻子走,自主选择最健康的食物,科学减脂
配料表那些事儿
01 配料表越靠前,含量越高
根据规定, 配料表中的配料,应按照添加量的多少呈 递减顺序排列 。也就是说,排名越靠前的成分,含量也越高
下面是某款乳酸菌饮料的配料表,白砂糖排在第二位, 仅次于水,而真正被吹捧的脱脂乳粉、各种乳酸菌的位置却都在其后
02 “无蔗糖”食品,能放心吃吗?
人家说无蔗糖,只是没有直接添加糖,至于原料中有没有其它的糖、有多少,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一些隐性的糖,麦芽糖、葡萄糖浆、果葡萄糖,果汁中水果里的糖,同样是能引起血糖升高的
还有一些食品,像无糖糕点、饼干、汤圆,因为主料是粮食谷物,碳水含量较高,吃多了也会转化为糖
03 “零脂肪”食品吃不胖?
深谙减脂宝宝对脂肪的憎恶,不少食品都打上了 『零脂肪』的标签。 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食品中的 碳水含量、糖的含量都比较高
比如可口可乐是零脂肪,那你会觉得喝可乐健康吗?很明显不会,可乐里含有非常多的糖分。所以,可口可乐很聪明地也没有重点指出『零脂肪』
另外,食物去除脂肪后口感会比较差,必须添加 香精来改善口感,而香精肯定是不健康的
04 “零反式脂肪”就很健康?
我们真正需要避开的不是脂肪,而是 “餐桌上的定时炸弹”—— 反式脂肪(酸),它主要来源于部分氢化处理过的植物油,在薯条、汉堡、披萨、奶茶中都比较常见
有时候,即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显示为0,也不意味着真的不含有反式脂肪,因为规定只要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0.3g/100g,就可以在包装上标注为0
这时就需要看配料表,如果含有氢化植物油、植脂末、人造奶油、奶精等,都说明有反式脂肪,还是少吃为好
05 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可怕吗?
首先,需要明白,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它在食品中的分量一般都比较低,只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仅能让食品更好吃,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常见的木糖醇、柠檬酸都是食品添加剂
但是,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会增加肾脏的排毒压力,配料表超过四行的就需要小心了
营养成分表那些事儿
配料表可以看出食品是由什么组成,而营养成分表可以看出食品的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01 热量
营养成分表第一栏通常就是热量
能量的单位是千焦 (kJ),与大卡/千卡的换算公式是:1大卡/千卡≈4.18千焦
▲健身小厨番茄火锅底料营养成分表
比如小厨家的番茄火锅底料,热量只有474千焦/100g,一袋的净含量是150g,换算成大卡,就是474×1.5÷4.18=170大卡,热量不足同产品类型的三分之一
02 营养成分含量
除了热量,营养成分表上被强制性标示的内容有 核心营养素的含量,而核心营养素包括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健身小厨中式辣酱营养成分表
以小厨家的中式辣酱为例,每100ml辣酱里含3.2g蛋白质、0.9g脂肪、21.8g碳水化合物、2391mg钠
减脂的宝宝,选择食品时最好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的
低脂标准:脂肪含量≤3g/100g( 固体)或1.5g/100ml(液体)
低糖标准:碳水含量≤5g/100g( 固体)或5g/100ml(液体)
▲中式辣酱拌饭
03 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 NRV% )
营养成分表里的第三列,就是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是指每100g或每100ml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占每日适宜摄入量的百分比
食品热量的NRV%大部分是根据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所需热量来计算的,大概是2000-2100大卡,换算成千焦,2000大卡×4.18≈8360千焦
▲健身小厨菌菇火锅底料营养成分表
小厨家的菌菇火锅底料的热量是259千焦/100g,用259千焦÷8360千焦≈0.031,即NRV%=3%,占全天总热量的3%,你还有97%的热量空间可以从其它食物中获取
总结
减脂的宝宝在购买食品时, 不要只看它们不含什么,而是要看它们含什么,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挑选
当然,最健康的食物还是来源于最天然的食材,配料越少的食品相对来说更健康
当然,平常均衡饮食,不同食物搭配着吃,多运动,也没有必要刻意量化每天摄入的热量,但一定不能被食物营销牵着鼻子走
最后,提醒一下,放假进入倒计时,可以安排收拾行李了,反正我的心已经提早一步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