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孙增杰篆刻近作展
在中国人的眼里,宇宙万物无非就是阴阳,更不要说那一枚枚小小的印章了。朱文印每动一刀,留在纸面上的印迹便少一点,再动一刀,就会再减少一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朱文印的创作是“减法”的过程;白文则正好相反,每多动一刀,纸面上的白迹就会增加一些,显然,白文印的创作是“加法”的过程!翻看一下篆刻史,在诸多篆刻家中,能称得上大家的,无一不是朱白皆善,且和谐统一。在西方人意识里,离开的事物是由近及远,然后是遥不可及,最后是消失在远方……而中国人的意识里,开始也是由近及远,直至遥不可及,但到了最后却是远及复来!何耶? 看印的分类或称呼,朱文也叫阳文,白文也叫阴文,一阴一阳谓之道啊!阴到了极致便是阳,阳到了极致便是阴,也是计白当黑的终极诠释。都知道刻方好印难,刻批好印更难,所刻朱白印能统一更是难上加难啊! 说到底,“山重水复”不可怕,“疑无路”也不可怕,明了阴阳之理,朱白皆可作掌上之舞,至此,又何愁找不到“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呢?
“近取诸身,远取諸物”也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习惯。比如:现实中看到的房屋、田地、池塘以及桌椅板凳等方形的物品,由此及彼的认知身边的事物,而对天空的感觉呢?就像古民歌的“天似穹庐笼罩四野”一样,总感觉他是圆的。生活中为人为事常常听到“大方点儿”的提醒或鼓励,为何?因为大了就让人感觉不到长短、多少,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评判标准和尺度,自然就圆融满意,就是所谓的大方无隅嘛!再比如,我们也习惯于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时间,阳历就是按照太阳来计算,阴历呢就围绕月亮来计算,而周易的则是遵循二十四节气来推演,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指向同一天。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向内的辩证的,用科学的视角看,似模糊,实则非常清晰而又精准。近期治印24方,刚好与一年的节气数相等,且只有方圆两种形式,那就取个“天圆地方”作为标题吧!批评指正之余,祝各位师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如意!
—— 孙增杰
孫增傑,別屬合堂,七十年代初出生。研習書畫印,亦涉獵刻銘,曾參加全國性展覽,出版《且歌且行》書畫印集,《踏歌而行》篆刻集,《藝境》雜誌書畫印專刊等。
作品欣赏
释文:一团苍老
释文:身内自观
释文:慎独
释文:玉界琼田三万顷
释文:以相取相都成幻妄
释文:白日放歌须纵酒
释文:人生若只如初见
释文 : 此中鸿蒙犹未开
释文:一寸同心千年长命
释文:相送自同游
释文:何由得似周从事
释文:翠云长
释文:白首忘机
释文:如是了达三世事
释文:回首江山欲万行
释文:衲子相逢不问年
释文:有时水畔看云立
释文:小邑犹藏万家室
释文:一团苍老
释文:小邑犹藏万家室
释文:衲子相逢不问年
释文:有时水畔看云立
释文:衲子相逢不问年
释文:弄璋列左右天颜中穆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