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叶挺正在孙中山的大总统府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应邀到大元帅府宪兵部队司令家做客,忽然听到对面楼梯上传来清脆悦耳的说话声。他举目望去,一位年轻女子白衫绿裙,乌亮的短发配着白净的脸盘,澄澈的眼睛是那样秀媚动人。26岁的叶挺看呆了……
此后,常来司令客厅“饮茶谈政”的叶挺,总会和对面的她不期而遇,但凡一遇,彼此便会不由自主地向对方投去一瞥,两个年轻人相爱了。1926年,叶挺和李秀文举行了婚礼。
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和李秀文在国外度过了10年的艰苦生活。在这期间,叶挺到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做过零工,还帮人在果园里采摘果子来,旅欧五年后回到澳门。李秀文几乎没过上几天安逸的日子,可是她对叶挺情深似海,毫无怨言。后来,为了支持叶挺筹建新四军,李秀文从家里拿出了父母的养老金,又筹集到一些钱,从广东、香港一带买了3600支手枪,亲自送到皖南,供给新四军抗日。
1941年初,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捕,34岁的李秀文痛哭失声,三天不能起床吃饭。
上饶、重庆、恩施……叶挺被辗转囚禁的五年里,李秀文先后三次探望丈夫。1942年下半年,在李济深的帮助下李秀文几经周折,终于获准带着女儿去和叶挺一起生活。
不久,叶挺被押往恩施。那时,李秀文已生下“阿九”。除老三“夭折”外,身边一共有八个孩子。为了减轻李秀文的负担,叶挺决定带三个孩子到恩施去。于是,在1943年12月,李秀文被迫又一次与叶挺分开了。
1946年3月,住在广州的李秀文接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送来的叶挺出狱的消息。她兴奋极了,不顾特务的盯梢捣乱,毅然到重庆与叶挺相会。
获释当天,国民党当局派专人到牢房给叶挺送来一套呢制将军服,要他换下那身破烂不堪的灰布军装。叶挺鄙夷地说:“我不换!我要穿着新四军发给我的军衣回去。”随后,他直接回到了中共驻重庆代表团驻地—曾家岩。
同一天,李秀文坐飞机从广州赶来。两个人面对面,互相打量着:叶挺的鬓边已染上了白发,李秀文的眼角也刻下了皱纹。叶挺挽着秀文的手说:“秀文,我们两个好像又结婚了!”李秀文微微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他们共同憧憬着前程,准备一起到延安去。
1946年4月8日早上,叶挺和李秀文一起搭乘飞机去延安,不幸的是飞机在途中坠毁。在追悼会的前一天夜里,叶挺和李秀文的儿子叶正明几次哭醒,伏案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母亲,你和父亲结婚以来,从来就很少好好过过。刚结婚,父亲因为参加几次革命战争,就很少和你在一起……即使颠沛流离,可是你们依然那样甜蜜。彼此精神上的给予与支撑,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你们一辈子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邓万祥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