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蒋家王朝在东北的战事一败再败,最后仅剩下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城市,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解放军的天下。9月初旬,解放军又发动辽沈战役,向锦州发起了进攻。由于解放军攻势很大,蒋介石生怕丢了锦州,于是急令沈阳的国军主力直出辽西,火速解锦州之围。
但是,蒋介石这一策略遭到了东北“剿总”总司令 卫立煌 的严厉反对。卫立煌认为,把沈阳主力调走,不仅救不了徐州,甚至连沈阳也会丢。可是,蒋介石还是一意孤行,铁了心要救锦州,所以卫立煌的“反对”并不奏效。对此,卫立煌不得不奉劝 辽西兵团司令官 廖耀湘 说:如果你单独出兵辽西,一定会全军覆没,你信吗?
廖耀湘说:“我信!”因为他也认为,此次出兵辽西,就等于是去“送死”。可明知是去送死又能如何?军令如山,蒋介石又一意孤行,连卫立煌的反对都不奏效,他反抗又有何用?恐怕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惹得老蒋大动肝火。不久,廖耀湘率领 辽西兵团 (下辖新1军、新3军、新6军、第49军、第71军等十几万兵力)匆匆离开沈阳,向锦州进发。
然而,廖耀湘的辽西兵团还没到锦州,锦州城就已经“失陷”了。至此,辽西兵团救援不成,自身反而陷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处境。兵团哪来的危险?廖耀湘断定:解放军攻破锦州后,其主力必会在短时间内回师黑山、大虎山一带,进而 包围 整个辽西兵团,所以兵团的危险就在于此。
时间紧迫,廖耀湘决定迅速采取突围行动。如何采取?最要紧的一点,便是攻占黑山。因为黑山是 辽西兵团 进出营口、退回沈阳的唯一通道,不拿下黑山,整个兵团就会被卡在 辽西一带,结局必然是全军覆没。
当夜,大军急急向黑山奔去。廖耀湘原以为黑山的守军不多,容易得手,可是一打,才发现黑山的守军相当厉害,军队屡次进攻,全被解放军给打退了。廖耀湘摸了摸头脑,除了强攻,他束手无策。多次进攻失败后,廖耀湘又令新1军、第71军全力发起进攻,可结局如出一辙,解放军的防线就像一座巨山,无论他廖耀湘如何强攻,它始终悍然不动。
又强攻失败了,廖耀湘不得不召开会议,商讨破敌之策。9月26日,廖耀湘决定再一次发起强攻。可他没的强攻还没发起,就遭到了解放军的强烈反击。解放军向 驻胡家窝棚 的守军发起了进攻,烟尘弥漫,战斗异常惨烈。
激战中,兵团指挥所、新3军、新6军两个军司令部被解放军一窝端,几十上百的指挥官稀里糊涂地成了“抢下亡魂”,由于军队群龙无首,很快便乱成了一团。混乱中,廖耀湘趁机逃到了新1军新30师的指挥所中。结果,新1军又遭到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主力被解放军分割在几个散落的小村庄里,伤亡不断,难以招架。廖耀湘见势不妙,又从新30师跑到了自己的嫡系新22师师部。
回到新22师后,廖耀湘致电给新1军军长 潘裕昆 令其:指挥新1军、第71军、第169师及直属兵团炮兵队,于27日拂晓,沿 大虎山 至 新民铁路 向 沈阳撤退。辽西兵团到了最后一搏的时刻,他们能成功吗?答案是:否。
27日拂晓,兵团各部将所有的重武器全部扔了,按照指定路线,发动总突围。可在他们撤退的路上,全部发生了激战,炮声隆隆,“缴枪不杀”的呐喊声,冲破了黎明的宁静。最终,整个辽西兵团,高达十几万大军就此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