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广西桂平金田镇金田村人们挖出来一块石头,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此石不简单,它是金田起义中的那块“拜旗石”。
相传,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带领拜上帝会会众拜旗誓师起义时,放在石前的太平天国大旗神奇的竖起,这种违反自然原理和人们普遍认知的现象,让会众激动万分,从而爆发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虽然,用我们现在的认知来看待这种神奇的现象,可以百分百认定是人为做了手脚的,像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并非只出现了一次。例如人们熟知的陈胜武广起义,便是在鱼腹里放了一块帛书,上面写了“陈胜王”,从而糊弄了一代的人,“拜旗石”现象不过是借签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手段。
不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并不一般。人们对洪秀全这个人的看法也有褒有贬。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在广西桂平金田镇金田村,因此又被称为“金田起义”,金田这个地方就不能不提上一笔。
鸦片战争之后,金田村共有土地750亩,属于地主的土地占了637.5亩,这个数字让农民生活生不如死。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他与金田村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金庸先生曾写过两篇小说《书剑恩仇录》和《鹿鼎记》,这两本书都提到了一个组织:红花会。红花会是干嘛的?主要是反清复明。当时红花会在两广发展得很迅猛,至今在佛山祖庙还保留着一块反清复明的木雕,这种思想对洪秀全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影响的。洪秀全考秀才考了4次都没考上,心里很窝火,有一天上街,收到了一本小广告,这广告是一本《劝世良言》,其实是一本基督教的宣传小册子。入了基督教就不能再信奉孔子的儒家思想了,澳门的大三巴牌坊,就是因为基督教与孔儒思想产生冲突,清朝皇帝率先反对,进而产生了蝴蝶效应,导致全世界反对基督教并最终导致教堂烧得仅剩下一座牌坊。但是洪秀全很相信这个,并且到处宣传拜上帝教。
不过,洪秀全宣扬上帝教在广州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随即他把目光放到了广西,一方面,广西离广州近,广西山多林深,地少人多,这里的人更穷更迷信,对他们宣扬教义更容易被接受。果然,他们在广西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接下来,他们做了一个很让人有所争议的行动:毁灭寺庙。经过他们毁灭的寺庙不计其数。
虽然,他们到处毁灭寺庙的行为受到了地主士绅的打击,但洪秀全又做了一个出奇不意的行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开始对组织成员进行团练。团练需要兵器,而兵器需要钱。钱从哪儿来?这时候,一个人物上场了。
这个给他们带来了钱的人叫韦昌辉。韦昌辉住在广西桂平金田镇金田村,家里有钱,但是却没有权势,总是受到大户欺负。洪秀全有个老乡叫冯云山,一直跟着洪秀全闯天下,打砸寺庙的时候,冯云山也参与其中。地主团练的一方将冯云山关入了大牢,冯云山出狱后路过金田村,就住在这韦昌辉的家中,两人一拍即合,由韦昌辉出钱为拜上帝会的人打造兵器。至此,洪秀全的上帝会有了武器,金田村这个地方与洪秀全由此产生了本质上的联系。
如果事情就此发展下去,洪秀全顺利当上太平天国的皇帝,就此展开一段农民当家作主的故事也说不定。但历史不容假设,乱世容易出英雄,在他们的基地中就出现了两个人物:杨秀清和萧朝贵。一山不容二虎,注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结局。
杨秀清自称天父,萧朝贵自称天兄,而洪秀全是什么?天父的儿子。光是这称号就低这两人一等。为了形成权力上的平衡,洪秀全拉拢了韦昌辉和石达开与杨秀清和萧朝贵抗衡,并且在1850年穿起黄袍正式成为太平天王,创立了太平天国。
说话,太平军也真是历害,被杨秀清和石达开训练的比马跑得还快,让清军闻风丧胆。在此后的起义运动中,所向披靡赢得了很多胜利,开创了太平天国的盛世。
俗话说,吃饱了就要找事干了。太平天国的几位重要人物:洪秀全、韦昌辉、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除冯云山和萧朝贵战死外,其他几人都活得好好的。此时,他们与所有的中国皇帝历史故事一样,开展了一场权力之争,最终导致轰轰烈烈开展的太平天国运动先以内部瓦解而失败。故事的演变,最终与其他故事一样落入了俗套。
只是,历史注定会被后人评说,人们在为他们哀叹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丝埋怨,有人说他们是好人,有人说他们曾做过坏事,孰是孰非在如今的和平盛世早已不再重要。只是望着那块拜旗石的时候,想到金田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如此影响深远的故事,又不免让人的思绪回到了从前那个年代。
据说,挖到这块拜旗石的时候,人们并不能马上确认它就是当初的那块石头,最后根据石头上一块凸起的图案才最终认定。如今,拜旗石犹在,它和那段曾经发生的故事一样,又唤回了人们回望历史的心情和欲望……
本文作者:开心菜菜
我是开心菜菜,热爱旅行。如果你看过我的文章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讨论,如果你看过我的文章,重走我去过的地方,那会是我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