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群雄并起,纵观历史,在这样的时代,也正是英雄猛将显露之时, 下面,就来盘点三国最可惜的三大猛将,武力都堪称无敌,但可惜的是,都死得早。
高顺
第一位就是高顺。三国时代有很多特殊名号的作战部队,比如“白马义从”和“无当飞军”等, 他们全都是各地诸侯手中的精锐部队,吕布麾下的王牌部队名唤“陷阵营”,号称无所不破,称得上是三国时代最强的重装步兵。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下邳破吕布,因爱惜高顺的才能几次劝降,可是高顺能够名扬天下,离不开当初吕布对他的器重和专门为他募集的物资,因此高顺自始至终不愿背叛。无奈之下,曹操只得将高顺缢杀,一位集练兵、统兵和作战的名将就这样湮没在历史洪流中。
徐荣
第二位将领就是徐荣。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小说中,有关徐荣的描述都是特别少,甚至在《三国演义》中,徐荣刚斩露头角就被夏侯惇所杀。徐荣原为辽东人,因缘际遇之下成为董卓词条麾下的中郎将,汉末随西凉军进入洛阳。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召集关东十一路诸侯讨伐董卓,联军兵势强盛,先后攻克汜水、虎牢两关卡,董卓没办法只能丟弃守洛阳,退居长安。董卓在迁都长安的路上,命令麾下率兵阻挡关东各路诸侯的追击,徐荣词条就在荥阳与曹操相遇。两军随后展开激烈交战,曹操本部精锐人马居然不敌,而且部众损失大半。后来,徐荣又在梁东和孙坚相遇,同样杀得孙坚丢盔弃甲。擅长军略的曹操和英勇善战的孙坚,全都败在徐荣的手中,其军事才能可见一斑,至少是一位颇具统帅能力的良将。
麴义
最后一位猛将的就是麴义。提起袁绍词条集团的武将,很多人可能会有“河北四庭柱”之称的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 但是论战绩和能力,麴义其实远远超过这四人。然而麴义为人桀骜不许,加上自恃功高,因此受到袁绍手下文武官员的排挤打压,慢慢的开始产生异心。袁绍本就对麴义反叛韩馥的事耿耿于怀,闻听其心怀不轨,便召见麴义将其斩杀。
总结
说起来,徐荣、高顺和麴义这三大猛将,董卓、吕布和袁绍各得其一。可惜三人都没遇到明主,最终也就没能功成名就。若是他们得遇明主,想必可以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成为名扬天下的无双猛将。英雄出自乱世,时势造英雄,可惜未尽其才便都死于非命,真是让人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