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照明 » 正文

楹帖撷珍_吴熙载《草书花底灯前七言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6
导读

款署:让之吴熙载。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 “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

吴熙载《草书花底灯前七言联》 136×28cm×2 西泠印社藏

释文:花底振衣清似鹤,灯前作字小于蝇。

款署:让之吴熙载。

钤印:熙载之印(白文)、吴氏让之(白文)

吴熙载(1799-1870)

原名廷飏,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 “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吴让之印作颇能领悟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道理,运刀如笔,迅疾圆转,痛快淋漓,率直潇洒,方中寓圆,刚柔相济。其体势劲健,舒展飘逸,婀娜多姿,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无论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得心应手,技术上已如庖丁解牛。让翁在继承邓完白的基础上有所创建,特别是那种轻松淡荡的韵味,直达书印合一的神境。吴缶老赞曰:“ 风韵之古隽者不可度,盖有守而不泥其迹,能自放而不逾其矩。”

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熙载工四体书。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书法功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亦善画。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对清末印坛的影响很大。吴熙载一生刻印数以万计,但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