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侵权”事件始末_是谁在误读王小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78
导读

这就很奇怪了,在和李银河方的交流中,她明确的表示自己已经为此维权了两年,难道这是只是博主的一时气话? 既然小波的情话已经那么多,也就不差这一句了,久而久之在大家的印象里就会认定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夫妇…

→ 个人交流微信JRJmochou ←

文 | 金融街李莫愁

才华因性别而屈就的金融扯淡师

大家好,我是莫愁。

2020年开局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闯关游戏,我们亲眼见证着天火的蔓延、疫病的传播、巨星的陨落、救援物资的积压、双黄连的一购而空和摔猫弃狗的残忍画面……

只要你的手机连着网,你就要在层出不穷的新闻里目睹各种各样的人间惨剧,而大众的注意力偏好和错位仿佛分分钟构建出一个魔幻的世界,恍然间让人不知身在何处。

在大家热议的魔幻事件中,有一位是前几天上了热搜的李银河老师,原本以为是她发表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却不曾想是和一位博主引发的口水战。

众所周知,李银河老师向来不追热点,她的微博中基本都是回答网友关于性和两性关系的问题,一个著名且低调的社会学家竟然侵权了,更离谱的是这个侵权还不是她自己,而是她已逝的先生王小波。

一位逝者侵害了活人的原创权,你就说魔不魔幻吧。

/////////////

事情的前情是这样的,博主@诗人骨头架 指出李银河工作室发表的抖音视频使用了她的原创文字,却注明这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认为李银河方侵害了她的知识产权,希望李银河能在公众面前向自己道歉。

微博一来一往的私信并没有解决博主的诉求,于是李银河工作室留下电话,希望做个沟通协商。

带着一扯学术圈遮羞布的劲头大家纷纷赶来吃瓜,而博主更是不负众望直接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充足的证据——长达十二分半的电话录音。

(视频源自@诗人骨头架微博)

这通电话非但没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直逼李银河方的电话人口吐芬芳……

博主觉得自己不光维权失败,人格还受到了侮辱,一气之下将录音挂上了微博。

有人说疫情之下不应该把个人的是非搬到公众平台,这点儿虽然有道理但并不准确。在我看来,维权这件事,不管在什么节骨眼,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理有据。

只是吃瓜群众聚得快,谴责来得也快,有时甚至不分是非。刚开始是骂李银河,现在又是骂诗人骨头架,好不热闹。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引发撕逼大战的这段文字: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甚至不能体会香菜和臭豆腐的美味。
我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石头缝里开出了花,也只会说一句“哦,花开了”。
唯独见了你。
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
你无需开口,我和清风通通奔向你。

乍眼一看,这句话贼文艺,贼适合收录到高中生情书大全里,也贼适合当作文艺明星的微博文案。这么好的一句话不发朋友圈内涵一下暗恋对象就太可惜了,于是文艺青年在各大平台纷纷转用,没有人署名作者。

虽说世界上本没有名言,但大家用的多了,就成了名言。

既然这句话火了,那就必须找个大佬冠名一下,根据博主的微博可以推测,早在王小波之前,这句话还被冠在了其他人的头上。但是博主@诗人骨头架 也是个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人,拥有一票粉丝,所以前期有粉丝帮忙辟谣。

但有人扒到17年诗人骨头架曾发表过一条这样的微博↓↓↓

按照当时博主的语气,被频繁艾特维权已经成了一件不堪其扰的事情,并且她本人还表示那段话很烂,不值得大家再去讨论。

这就很奇怪了,在和李银河方的交流中,她明确的表示自己已经为此维权了两年,难道这是只是博主的一时气话?总之现在去她的主页搜索时已经无法找到这条微博。

博主有没有在第一时间维权我们谁也不清楚,但“见山是山”这句话无疑成为了网红,开始在各大句子征集中怒刷存在感。

世人都知道,王小波这厮除了小说写得好,情书更是一绝。一句“你好哇,李银河。”不知让多少人将李银河视为情敌。

(知乎网友对“你好哇,李银河”的解读)

既然小波的情话已经那么多,也就不差这一句了,久而久之在大家的印象里就会认定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夫妇俩的爱情飞书。

其实这个乌龙横竖也就一句话的事儿,搁在旁人身上顶多是无知和跟风,但放在李银河团队上可就是打脸了。毕竟工作室未经李银河的同意也未经考证就发布视频,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从协商道歉到破口大骂?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录音本身,这段长达十二分钟的录音呈现出维权的三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就来从头捋一捋。

01第一阶段:亮明观点

李银河方:希望你能提供一个凭证证明你是这句话的原创者,这样我们才好往下操作。

诗人骨头架:我就是在微博上发的,我自己发的微博没办法替我证明我是原创者吗?即使你质疑我不是原创者,那也不能否认你们侵权的事实。

稍微懂法的朋友都知道原告为了达到自己起诉的目的,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也就是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从这一点来看,李银河的团队要求诗人骨头架提供原创凭证,真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而按照逻辑,诗人骨头架只需提供证据、坚持自己的原创身份即可成功维权,但她的重点明显放在了激化矛盾的角度:即使证据不确凿,你(李银河团队)也必须道歉。

02第二阶段:时间线质疑

李银河方:既然你说自己是原创,那你是在什么时间在网上发布的?

诗人骨头架:我是17年1月份在微博上首发的。

李银河方:可是我们查到的是在13年就有这句话了。

前面我们说到这段话被传开以后,就有各种张冠李戴的现象。李银河方说的13年是来自网易云音乐《起风了》的评论。

但博主的声明是网页的时间线有误,起风了这首歌是在17年2月发布的。

(@诗人骨头架 提供的时间线证据)

但根据网友最新的扒皮,有人在16年的豆瓣上也搜到了与此相似的话:

针对网友新一轮的质疑,诗人骨头架也做出了回应。

除了豆瓣和知乎,有人在贴吧、个人网页都找到了这句话,博主的解释却是“p图”、“爬虫数据”之类的理由,如果说是一个平台时间线有误还可以理解,但众多平台时间线的混乱很难界定原创者到底是谁。

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协商中,双方并没有办法商讨出一个结果。

03第三阶段:人身攻击

诗人骨头架:如果你觉得我在微博发没有资格维权,那只能说你们出书的人牛逼了。

李银河方:什么叫牛逼了啊?根据法律我们只能向原创者道歉,如果今天向你道歉后,明天又出来个什么诗人羊蝎子,诗人鸭架子什么的,我们没法辨别哪个是真的。

诗人骨头架:那您就不打算道歉了吗?您在微博上告诉大家您已经澄清了,请问您是向谁澄清,怎么澄清的呢?您是想息事宁人还是觉得我好欺负呢?

李银河方:这跟欺负不欺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们工作室的员工未经李老师的同意、调查这句话的出处,确实我们要去道歉。

诗人骨头架:那您找不到原创,又说我无法证明自己是原创,不就是在欺负我吗?

这段纠纷听起来真的很累,双方已经开始偏离事件,针对个人了。

诗人骨头架作为原创者,选择为自己的维权本身没有错,只是长达两年的维权之路走的太艰辛,以至于在遇见纠纷只能干着急、毫无逻辑组织能力,只能用“弱者”身份吸引大众的关注,注定难以服众。

而在通话中,李银河方并未把“我承认侵权”这几个字直白的说出来,只是间接承认了工作室的失误,没有重视自己的错误。而且在被逼急后口不择言、盛气凌人,用“下三滥”、“小喽啰”、“去死”等字眼攻击博主,确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

时至今日,李银河老师的工作团队和李银河本人都通过微博,发布了对这件事的反思,李银河方的电话人为自己的言语偏激和辱骂行为向@诗人骨头架 道歉。

李银河向原作者和被误读的王小波道歉。

说到这里,我发现这不单单是一件维权的事。

一切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起舆论风暴的酿成是由千万张嘴的发声和传播共同铸就的,谣言是如此,病毒更是如此。而正是在这种紧张的社会气氛里,连吃瓜都变得极赋责任感。因为保不齐我们挖坟敲土的时候会因为量子力学不慎敲到了自己的头上。

最后,在疫病期间建议无聊的朋友少去转发莫须有的谣言和阴谋论,多读点儿书。我建议就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读起。

毕竟王二说过:“我的写作态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良的青年。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本书就是为他们而写。至于浑浑噩噩、善恶不明的人需要读点什么,我还没有考虑过。”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