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成果登《科学》杂志揭秘记忆遗忘的“主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02
导读

经过3年多的努力,浙江大学医学院谷岩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朗副研究员课题组首次发现,用于免疫的小胶质细胞通过清除突触而引起记忆遗忘。 为计算记忆保留了多少,课题组通过在一个场景中给小鼠施加电击刺激来检测。谷岩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谷岩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朗副研究员课题组成员讨论现场。 卢绍庆 摄

中新网杭州2月7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 吴雅兰)2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谷岩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朗副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该成果揭示,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通过清除突触而引起记忆遗忘。

海马体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是负责记忆的编码和存储的一个重要脑区。在这里,记忆信息被编码于一些神经元中,称之为记忆印迹细胞,它们当中的突触联系是储存记忆的“仓库”。

记忆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消退的?经过3年多的努力,浙江大学医学院谷岩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朗副研究员课题组首次发现,用于免疫的小胶质细胞通过清除突触而引起记忆遗忘。

研究现场。 卢绍庆 摄

为计算记忆保留了多少,课题组通过在一个场景中给小鼠施加电击刺激来检测。

谷岩介绍,正常的小鼠对于环境总是充满好奇四处活动,但若留有被电击的恐惧记忆,它就会因为害怕而呆在那里不动。“我们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小鼠处于静止不动的时间,来衡量小鼠记忆保留的情况。”

从小鼠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遗忘的同时伴随着印迹细胞激活率的下降,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是“罪魁祸首”。

“当时,我们将清除小胶质细胞的小鼠进行了实验,发现其恐惧反应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是对照小鼠的2倍多。”谷岩说,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记忆印迹细胞之间的突触不仅是公路间相联系的“桥梁”,而且也是储存记忆的“仓库”。小胶质细胞好比“拆迁队”,把“桥梁”拆掉了,储存在其中的记忆信息也就无法继续传递下去,最终导致了记忆遗忘。

同时,研究进一步表明,小胶质细胞的突触吞噬作用可能是在没有神经发生的大脑区域,或缺乏神经发生的哺乳动物大脑中介导遗忘的一种更为普遍的机制。

谷岩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对疾病导致的记忆损伤和记忆丢失有更清楚的理解。从长远来看,这项工作也为研究长期记忆的巩固和不良记忆的消除提供了前瞻性的基础铺垫。

据悉,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医学院2016级博士生王超和2017级博士生岳惠敏,论文通讯作者为谷岩研究员和王朗副研究员。(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