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路,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科技新星。199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获得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96~2017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历任住院医师至主任医师。2018至今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中心。如果需要帮助,请直接联系我,或直接看我的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因为特殊原因引起的门诊时间变动,请关注医院官方消息)
髓母细胞瘤大约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一半左右。小脑性缄默是颅后窝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前的报道显示,这种情况的发生率约10%~30%。髓母细胞瘤术后的孩子出现小脑缄默以后,主动配合能力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配合,会导致病儿术后放疗的延迟。术后放疗应该在术后四周开始。而术后放疗延迟会增加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复发率,进而导致病人治疗失败率增加。
是不是术后缄默不能避免呢?不一定。比如下图这个病例,肿瘤很大,位置也很高,肿瘤全切除,术后说话正常,无任何并发症,按时放疗,预后良好。如何避免术后缄默呢?
小脑缄默表现为说话少或完全不能说话,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可以合并情感淡漠、情绪不稳定、一过性智力受损。典型小脑缄默多在手术后1~2天发生,程度轻重不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小脑参了人的语言和认知过程。神经信号会从大脑皮层发送到小脑,神经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回前额区域,所以小脑受损可以引起说话、认知缺陷及情绪异常。
目前认为,手术中间全部或部分切开小脑蚓部,进而导致齿状核区损伤,可能是造成小脑缄默的原因。为什么医生会切开小脑蚓部呢,主要是为了方便切除肿瘤。
手术中间既要全切除肿瘤,又要避免切开小脑,避免缄默的发生,是保证病人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如何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手术医生熟悉脑解剖结构,从小脑延髓外侧裂进入切除肿瘤,手术中打开髓帆。笔者的经验证实,绝大部分髓母细胞瘤都可以在不切开小脑蚓部的前提下全切除肿瘤。大大降低术后缄默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当然这对医生的手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