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们
毅然离开自己的“小家”
带着不同的任务驰援武汉
在不同的岗位上昼夜奋战
却只有一个共同目标
让“大家”都能平安
让同胞们都能“回家”
“带着它,妈妈就不怕了”
呼吸内科 王苏网 主治医师
中山六院呼吸内科王苏网医生和丈夫是一对“内外结合”的年轻医生夫妇,先生是番禺区中心医院的外科医生,因为王医生志愿驰援武汉,他们医院特意不排王医生的丈夫值一线班,让他能好好照顾家里,为王苏网筑好后方防线。
1月28日,王苏网奔赴支援时,还随身带上了只有两岁多的儿子的玩具:“带着他,妈妈就不怕了”。红色的小玩具,像一团小小却炽热的火苗,随着身披白衣的妈妈一起前往武汉,严寒冷却不了心中的温热。
从前由于工作忙碌,王苏网的先生比较少带孩子,让她临行前倍感担心。但妻子奔赴前线后,他亲自带孩子睡觉,跟孩子做游戏,现在跟孩子玩的很好,王苏网欣慰不已。她坦言,临行前把家里所有的银行卡及密码都交给了丈夫,也告诉了他万一自己有什么不测,财产如何分配。丈夫一直宽慰她,知道妻子手机屏幕不慎摔坏了,“只要你安全归来,就给你买个最新款iPhone”。打趣的话语,掩不住的思念与挂心,变成无形却坚不可摧的铠甲,保护着白衣天使一路前行。
妈妈和战友一同在前方为千万同胞的健康奋斗,后方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做坚实“后盾”。王苏网的先生特意开设了一个短视频账号,时常放一些儿子的影像,一家人远程为妻子加油打气,网友更是纷纷留言为白衣天使一家鼓劲。疲惫工作的间隙里,她笑称:“这就是我的精神食粮”!
离开年幼的宝宝,冒着未知的极大危险,全因一颗真挚热忱的医者心。“谁叫我们是医生呢!”正是无数个这样无私的“小小家”,撑起了“大家”的平安喜乐,守护着“大家”的周全祥和。向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我们众志成城,抗疫必胜!
病区里那个最后离开的人,是医护的“守护神”
内科 黄晓静 主管护师
可能很多人对院感这一工作并不清楚:院感可谓是协助战士把装备备齐的第一道防线!战士上前线时,院感要保证他们有完好的“盔甲”;战士下火线时,院感也要监督好各项重要的安全规定。院感不仅是监督员,更是“守护神”。作为一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我院内科黄晓静主管护师就担任着这样的角色。
从接到通知做为广东省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来到武汉起,不知不觉已经第八天。在这些天里,各护理组的伙伴们通过在工作中总结、讨论,拟定好各个时间段的分工细则,逐步完善护理工作细节和流程。
由于本批医疗队中只有一人来自感控科,大家经过详尽梳理,护理组探讨出一套目前行之有效的新流程:沟通后,在现有护理人员内抽调4名协助感控,7对护理组每次上班要安排一名护士专门做院感,内容分两处,一是在病区外面清洁物品,消毒空间,补充各类医疗物品,监督穿脱防护服;二是在病区内监督护理人员各类感染垃圾的整理,护理操作是否按标准。
一次上班前,队中一位护士由于脸比较小,口罩容易漏风,黄晓静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反复替她调整带子的松紧、以及口罩的位置,用胶布黏紧。“丝毫”不能松懈,不让危险有半分可乘之机。
当组员们进入病区后,黄晓静就会拿含氯消毒液喷洒所有的半污染区。用流动清水一遍一遍地把上一个班脱下来的防护镜清洗干净、晾干,以保证下个班有干净的护目镜使用;清点、补充各类医疗物资。
每次组员们下班排队进去缓冲区时,黄晓静就守候在门外,透过玻璃窗仔细看着她们脱防护服的每一个步骤,不断提醒注意事项:洗手!脱防护镜!洗手……生怕她们做错,因为这看似微小,却是生命攸关之处,决不能有一分懈怠。
待组员们都脱完防护服走出污染区后,她又再次把所有污染的垃圾收拾打包摆放至规定位置。做完这些工作后,她已经是最后离开的人,伙伴们都暖心的在医院大门公交车前等着她,等着她一起上车,一起回驻地。
战士在前,“守护神”在后,一同为守卫同胞的生命而战,黎明就在前方!
致敬这城的保卫者:你们辛苦了!
重症医学科 孙小玉 护师
2020年2月5日,今天是值守下半夜班的日子,我却难以入睡。今晨4点25分走出汉口医院所在内科楼的病区,半轮明月悬挂于天空一隅,接近零度的室外不免让人哆嗦一阵,心想白天应该是个万里无云天气晴朗的日子吧。
空荡荡的凌晨四点的医院较白天略显寂静,此时大部分的患者已经沉入梦乡。而我,脱掉防护服护目镜N95的那一刻,自由的呼吸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由于连续长时间的缺氧而导致的头痛也在这一刻得到缓解,鼻梁的压伤却早已忘了疼痛。
上半夜需要治疗的患者并不算多,今晚的工作就是去监测高烧的患者,检查病重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低氧患者的指脉氧情况,还有查看需要吸氧的患者有没有遵医嘱带上鼻氧管等。
另外,同组的小伙伴仍要相互学习每班职责,比如电脑班、药疗班、责任班。半夜两点钟精神状态极差,缺氧导致的偏头痛让人聚集不了精神静心学习。可是又深知,当只有一个人能上电脑班的时候,万一发生不确定因素,遇上其他医护人员休息、生病了、轮休了……这时候要怎么办?因此,只能硬记流程,实在记不住就给它记录到本子上总不会错。
走出医院大门,看到门口一辆警车红蓝灯交替的闪烁着,走近一看,发现值守的警察哥哥也在座位上打盹了,心中感慨万千。在这种时刻,城市的保卫者—人民警察,致敬你们,辛苦了!
空荡荡的街道,小小的我们,夜一静,就特别容易胡思乱想,想家、想爸妈、想亲人、想朋友,想我还有那么多人生大事没有完成……每天提醒自己要好好吃饭,学会减压,要平安回去。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带来更多无限的可能。
我很荣幸为这个生病了的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期待春暖花开,期待归程!
战疫中的我们,把陪伴奉献给了患者
麻醉科 许德强护师
1月28日20:30,我们六院医疗队飞抵武汉,任务是驻守武汉市汉口医院,并接管呼吸七科收治患者。来武汉已经第10天了,我们中有些是妻子是丈夫,是年幼孩子的父亲母亲、更是爸妈的宝贝孩子……远离家人、奔赴前线的我们,更懂得患者需要陪伴,我们把陪伴奉献给了患者,陪伴着患者做治疗,陪伴着患者起床躺下,陪伴着患者吃晚餐,陪伴着患者度过危险期的晚上……
我们在陪伴患者的时候,会低头不语,心中愤慨。曾聆听过一个患者的讲述:女儿昨晚在隔壁房间走了,丈夫也走了,多么凄惨的家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面前,家破人亡……而且,也有原本精神状态感觉很好的患者,第二天我们去接班的时候人就没了,听到消息的那刻,我们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话语。面对死者,我们忍住心中的悲痛,精心为死者整理仪容,拔去管道,让死者安详走好;面对病毒,我们势不两立,不胜利誓不凯旋的继续战斗着。
我们在陪伴患者的时候,会形影不离,目不转睛。自海军医疗队撤出汉口医院支援火神山医院期间,原海军医疗队的重症患者部分转至呼吸七科病房,我们接受的任务更重了。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问题,患者呼吸困难烦躁翻滚,我们用尽全力按住患者防止跌倒坠床;重症患者没有呼吸心跳,我们紧急抢救,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上呼吸机、电除颤。一系列的挑战,一系列的困难,都是我们陪伴着重症患者,心电监护目不转睛,守护床旁形影不离,以防重症患者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我们不仅默默陪伴患者,也会嘘寒问暖,走近患者。传染病固然可怕可恨,而患者无辜,也许很多人碰到传染病患者避而远之,甚至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患者,但是作为医护工作者的我们懂得,患者是需要关怀,需要陪伴的。面对天灾人祸,病毒侵蚀,国难当头,在患者失去了父母,妻子失去了丈夫……甚至患者是无名氏,面对病毒的侵蚀,每个人都是无力无助的,武汉需要,患者需要,我们医者所为,责任担当。
我们在患者咳嗽的时候静脉输液,我们在患者发烧的时候解开衣扣测量体温,我们在患者小便的时候搀扶身旁,我们在患者吐痰的时候递过纸巾擦拭嘴唇……每一次,我们都和成千上万的传染病毒“零距离”接触,暴露在危险当中。我们依然如常问候患者“今天好点了吗?药吃了没有?加油!一定好起来的,一定可以回家”。
我们来自远方,带着支援武汉的任务驻守异乡,在患者需要陪伴的时候,我们舍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战疫奉献自己,救死扶伤,为国出力;我们远离亲人,却走近患者,奔赴前线,不知归期,等待我们的只有传染病毒和复杂多变的战场,甚至是牺牲。我们勇敢地逆行,要让病毒感到惶恐,要让患者看到曙光,这就是战疫中的我们,陪伴着患者走向黎明,看到回家的路。
今天还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我院也特意为医疗队员和他们的家人准备了一封慰问信致赴武汉医疗队队员及其家属的慰问信信
亲爱的医疗队队员、亲人家属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袭来,让2020年的冬日笼罩上一层厚厚的阴影。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疫情,医疗队员你们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无畏勇气,主动请缨,临危受命,驰援武汉,“最美逆行”中彰显了医者仁心。你们作为逆行者,在一线奋战着,不抱怨防护罩留在脸上的勒痕,顾不得防护服下湿透的衣衫,只记得要竭尽全力用生命和汗水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守护他们挺过这严酷的寒冬,共赴春日。
亲人家属们,于春节阖家团圆之际、于危险来临之时,驰援武汉医疗队员走出家门,奔赴战场,他们所有的勇气和担当,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亲人家属最充分的理解和最有力的支持。你们用默默的牺牲和付出,同样参与了这场战“疫”,同样令我们肃然起敬,是最可爱的人。
目前,疫情仍很复杂,战“疫”还未结束,为爱出征的队员们还不能立即回家。队员的安危、亲人的担忧,医院时刻牵挂在心,愿意随时为你们排忧解难。奋战一线的日子里,请医疗队队员们一定要做好科学防护,注重劳逸结合,缓解身心压力,互帮互助,确保自身安全。同时,也请队员和亲人们放心,医院始终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将为你们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众志成城,并肩作战,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值此元宵佳节,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最后,向我们最可爱的医疗队员们致敬!祝愿你们早日凯旋!平安归来!
_
院长:
书记:
2020年2月8日
第十二天了!
加油!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李饶尧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汉荣
图、文/中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