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年,美国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外科教授 Theodore Kurze( 1922-2002,图 1) 在耳鼻喉显微外科手术的启发下,将手术显微镜搬进了神经外科手术室, 开创了显微神经外科时代,到今天恰逢 60 周年。
神经外科起源于 19 世纪末期的英国:以 Victor Horsley( 1857-1916, 图 2)、 Charles A.Balance( 1856-1936, 图 3)为代表。Horsley 是世界神经外科的先驱。
他第一次切除椎管内肿瘤、第一次经颅切除垂体瘤、第一次采用皮层电刺激来确定致痫灶、第一次经硬膜内治疗三叉神经痛, 同时他还是骨蜡的发明者。
Balancce第一次切除听神经瘤,第一次实施面神经-副神经吻合术治疗面瘫, 他普及了乳突根治术。
神经外科发展于 20 世纪的美国,以 Harvey Cushing( 1869-1939, 图 4)、 WalterDandy( 1886-1946, 图 5)为代表: Cushing 被公认为“ 现代神经外科之父”,他第一次描述 Cushing 病、采用 X 线诊断颅内肿瘤、主导发明了单极电凝, 他极大提高了神经外科手术的存活率; Dandy 年少英才,第一次成功描述脑脊液循环时才 27 岁, 31 岁首次全切听神经瘤, 32 岁发明脑室造影、气脑造影,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经外科 ICU, 1937 年他首次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神经外科没有手术显微镜,我们将这个时期称为“传统神经外科时代”或“裸眼神经外科时代”。
在医学史上, 耳鼻喉科首次将显微镜应用于手术。世界首例显微外科手术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耳科医生 Carl Nylen( 1892-1978,图 6)于 1921 年完成,他首次借助显微镜完成中耳炎引流术,那一年他才 29 岁。 他酷爱网球,还曾代表瑞典参加过奥运会比赛( 1912 第 5 届奥运会)。从此以后, 显微镜逐渐被耳鼻喉科及眼科广泛应用。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有一个著名的耳科研究所,叫 House clinic,其创始人 Howard P. House(1908-2003,图 7),被认为是现代耳科学之父;其弟弟 William House(1923-2012)是人工耳蜗的发明者,其儿子 John w. House(图 8) 是现任House clinic 所长,我们神经外科所熟知的面瘫分级( House-Brackman 分级)就是以他和另外一位耳鼻喉科医生命名的。
在 20 世纪 50 年代, House clinic 的显微外科手术已成常规,同在洛杉矶的一位划时代的神经外科医生——Theodore Kurze在观摩了 William House 的显微手术后,大为惊讶,也深受启发,他于 195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首次将显微镜应用到神经外科,他借助显微镜为一名 5 岁的患儿切除了面神经鞘瘤(也有说法是颞骨下经内耳道入路切除听神经瘤),从此开辟了显微神经外科的新时代。
1958 年,神经外科医生 Raymond Donaghy( 1910-1991,图 9) 在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的伯灵顿( Birlington)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显微神经外科培训中心,若干年后培养出对神经外科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代巨匠 Gazi Yasargil( 1925-至今,图 10)。
Yasargil 于 1965 年师从Donaghy, 在伯灵顿学习了一年的显微血管吻合技术, 1966 年返回苏黎世。并于 1967 年 10 月 30 日完成了全世界首例 STA-MCA(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 吻合术。
Yasargil 教授出版显微神经技术专著, 开创了脑池解剖这一脑外科手术的绿色通道, 向全世界推广显微神经外科理念和技术,数十年后, 众望所归被评为 20 世纪神经外科的世纪伟人。 Yasargil 是显微神经外科的标志性人物, 但并不是最早应用显微镜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
1960 年, Kurze 利用一位三叉神经痛患者捐赠的显微镜, 在洛杉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颅底显微外科培训中心。1963 年, 31 岁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Peter J.Jannetta( 1932-2016,图 12) 来到洛杉矶,跟随 Theodore Kurze 和另一位显微神经外科的先驱 Robert W.Rand( 1928-2013,图 11),在 UCLA 接受了为期 3.5年的住院医生培训,期间做了大量的颅神经显微解剖训练, 1966 年 2 月,开展了世界首例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 1966 年 6 月又开展了首例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 为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MVD 概念也由此提出,那一年 Jannetta34 岁。
中国的显微神经外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72年,祖籍苏州的华侨神经外科 杜子威教授( 图13) 向苏州医学院捐赠了一台手术显微镜,标志着中国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始。
1976年,新疆医学院神经外科的 臧人和教授( 图14) 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台STA-MCA(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并于1978年的科学技术大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中国显微神经外科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新疆一度成为中国显微神经外科的圣地, 此后, 显微神经外科逐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遍地开花。
值此显微神经外科开创 60 周年之际, 感谢、缅怀所有为推动世界神经外科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外大师们。
于德国.汉诺威
2017-6-8
资料主要来源:
1、 美国神经外科科学会官网( AANS) :aans.org
2、 维基百科:wikipedia.org
3、 陆夏 光学显微镜简史与手术显微镜的发展
本文作者
梁建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鲍遇海主任。曾到德国汉诺威神经科学研究所访问学习,师从Samii教授、Bertalanffy教授。主攻方向为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相关报道:
[第103期专访]宣武医院梁建涛:听神经瘤手术的体位选择
刀峰在线
刀峰在线
更多手术训练器械等,请扫描二维码,访问刀峰网站
刀峰往期:
刀峰
《刀峰》栏目由刀峰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制作,旨在传播神经外科临床一线实用手术技术和技巧,本栏目内容转载转载需获得邮件书面授权,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