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南医五院10名“白衣战士”的真实故事,直击支援荆州首日动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25
导读

重症医学科护士何碧君已经31岁了,本来准备和爱人在春节前备孕,期盼着早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 急诊科护士谢嘉伦和爱人都在医院工作,自己到了前线,爱人照顾家庭的担子更重了,但是却鼓励他说:“你放心到前线…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州日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症席卷全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

他们甘当“逆行者”

签下“请战书”

带着重托和牵挂

义无反顾踏上紧急驰援湖北武汉的壮丽征程

他们是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派出的援鄂医疗队伍

“我是男同志,身体素质好,让我来!”

“我是从化本地人,可以随时候命!”

“我的宝宝已经断奶了,可以值夜班!”

“我不是一线医护人员,但我能做后勤保障工作”

“我退了机票、酒店,我留守!”

……

疫情面前,他们的坚定的选择让人感到敬佩

在这一个个坚定的选择的背后

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

10名“白衣战士”背后的故事吧!

1、神经内科护士彭莹莹

为了能够参与这场援鄂战役,本来还处于哺乳期的神经内科护士彭莹莹迅速为将近1岁大的小女儿戒了奶。

“刚开始时,女儿的哭闹声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狠心’的妈妈,但挣扎过后,我认为在此时此刻,前方的患者更需要我。”彭莹莹说,家人支持她的决定,并承诺会照顾好3岁半的大女儿和1岁的小女儿,让她放心前往一线参加抗疫工作。

2、重症医学科护士何碧君

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何碧君才十几岁,“当时看着一批批医护人员到前线救援,就深受感动,希望长大后也能像他们一样。”2012年,她进入医院工作,如今是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士。疫情发生的时候,她就做好心理准备,主动报名参与支援。她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到有需要帮助的人。”

重症医学科护士何碧君已经31岁了,本来准备和爱人在春节前备孕,期盼着早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可是为了到前线,在和家人商量后推迟备孕。

3、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廖画

和其他家属对比,同为医务人员的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廖画的丈夫刘笃秋显得相对冷静。刘笃秋是南医大五附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医生,很早之前,在得知省卫健委组织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时,廖画两夫妻就主动请缨出征。呼吸科是此次肺炎疫情相关的重点科室之一,廖画作为科室骨干被选上了,而刘笃秋没有。

“作为具备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我相信她可以胜任这份艰巨的任务,同时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我对她充满信心。”刘笃秋说,为了让“前线”妻子放心,他会负责照顾家庭,做好“大后方”保障工作。

4、重症医学科医生陈毅飞

重症医学科医生陈毅飞平时很少失眠,但那天接到被医院选入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后,竟然激动地一夜没有合眼。据闻他也是从化区足协注册会员、草根业余足球爱好者。

5、心血管内科二区护士郭远雯

心血管内科二区护士郭远雯是一名党员,她表示到前线后一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疫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尽最大的努力。出征之前,郭远雯的丈夫带着8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来送行。

儿子之前就问了很多次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上车之前,哭着喊妈妈。丈夫对她说,“放心,家里有我照顾。”每当问到这次去前线最大的牵挂是什么时,总会忍不住流下泪水,因为孩子们从小到大,自己从没有离开过他们。

6、呼吸内科医生陈镜河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镜河起初不知道怎么把支援抗疫一线的消息告诉家里的长辈。不料,父亲知道后只说了一句“年轻人应该要这样,有责任有担当,保护好自己,好好干活。”而帮他照看儿子的岳父是一名老党员,得知这个消息也非常支持,“要平安归来!”岳母虽然每天嘴里都念叨着“最好不要去”,但每天都研究煲什么汤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陈镜河表示,自己是一名刚进修归来的呼吸内科医生,希望能尽力为患者治病。

7、急诊科护士谢嘉伦

急诊科护士谢嘉伦和爱人都在医院工作,自己到了前线,爱人照顾家庭的担子更重了,但是却鼓励他说:“你放心到前线吧,家里有我,一切都会没事!”

8、医教部莫文婷

医教部莫文婷负责此次医疗队的组织协调工作,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家人十分支持,从医院抗击疫情开始,整个春节坚持上班,没有休息。

9、急诊科护士谭志生

急诊科谭志生在湖北上的大学,现在很多同学都在抗疫前线,他非常想到那里尽一份力,与同学并肩作战。

10、重症医学科护士王路

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重症医学科护士王路才23岁,他特别渴望能到前线支援,他表示最怕的不是辛苦和危险,而是怕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足,不能好好为一线服务。“不过我年轻,能吃苦,适应能力强,出征前也加强学习,全力以赴做好准备。”他说比起那些有家庭的同事,自己没有太多顾虑,可以轻松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此时此刻,南五的医护工作者

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

他们就是

最伟大的英雄

10名“白衣战士”逆向而行,驰援湖北荆州。

队员们到达后的情况怎么样?

第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医疗队员、心血管内科二区护士郭远雯

讲述了她们第一天的经历

荆州,我们来了!

2月11日晚上9点30分,飞机顺利降落,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默默为自己鼓劲:荆州,我来了,我们一起加油!凌晨12点,我们到达酒店安顿下来,酒店为每个人分发了一件羽绒服,让大家在寒冷的夜里感到无比的暖心。

凌晨2点,托运的行李才送达酒店,我们终于可以洗漱休息了。此时的我,肚子竟然饿得咕咕叫,幸好还有送行时医院领导给我们准备的汉堡包,此时我觉得汉堡的味道特别好。

2月12日早上9点30分,来自广东的230名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集中在一起,进行了防护隔离以及消杀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我们医院的医疗队员们都很积极用心,一遍一遍地练习如何正确穿脱防护衣,其他医院队员都离场了,大家还在练习,直到中午一点多钟才肯去吃午饭。

我们被分配到了荆州市中心医院,将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现在队员们的心情都很平静,接下来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多难以预计的困难,但是大家一点都不畏惧,很有信心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世上并没有

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让我们一起

为南医五院的“白衣战士”

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你们,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等着你们回家!

//////

获得所有的口罩预约方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