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说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的话,世人都会想到鲁迅,此人为浙江绍兴人,其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对于鲁迅,一代伟人也曾给予过高度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是人生在世,谁也无法令任何人都满意自己,因此对于鲁迅这个人,也有人给予了比较低的评价,比如李敖便认为鲁迅不能够被称之为文学家。
李敖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是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李敖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文星》杂志上为胡适辩护,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力主全盘西化,掀起中西文化论战。李敖公开活动常身着一件自称是价值12000元新台币的名牌红色夹克,成为他的象征。
李敖生活在台湾,对内地人对于鲁迅的态度嗤之以鼻,常常说道:“内地人过分高估了鲁迅,将其奉为文学标杆是不可取的,鲁迅的文学水准还不如我李敖。”李敖甚至在评论类节目《李敖有话说》中,将鲁迅批评得一无是处。
李敖的观点是这样的:
第一, 鲁迅一生之中都没有写过任何一篇长篇小说,就连剧本都没有涉及过,这样的一个人,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文学家。而他对于这两者都有所涉猎,因此水平要比鲁迅高上不少。
第二, 鲁迅在文学创新上没有多大的贡献,其很多文章都是根据文言文的用法和日语的习惯写的。如此一来的话,行文上便有了些许的怪异之态,缺乏个人特色。
第三, 鲁迅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杂文,并且包含自己的情感,是一种发泄作品,缺乏让读者眼前一亮的地方。
第四, 鲁迅不配“文化斗士”的美誉,是靠国府供养的作家,从来没见过他批评日本人。
显然的,李敖之所以发表这样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他比鲁迅更厉害。但是事实上,李敖的话语中充满了漏洞。鲁迅一生都不写长篇小说,主要是因为“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他的作品目的在于激发民众的斗志,而不仅仅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因此短篇杂文的形式更好,自然不需要长文。
同时,一个人多方涉猎,但是却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有过人之处,也是无法令人赞赏的。反之,倘若一个人精通某一领域,并做到极致,才是真正令人敬佩的存在。
参考资料:《李敖回忆录》、《李敖千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