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自曝童年经历,竟然是这样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08
导读

“从小我妈就对我不好,只要我做事不如她意时,就骂我,打我,还有在外面出事后,回来就教训我,经常对我进行惩罚,一旦不听话,就不让我吃饭,有次我都快饿死了,她也没心疼我。” 被父母发现之后,他以为大…

作者|谷妈安琪

来源|小谷妈妈(ID:xiaogumama007)

01

前几天,小宝在家里看动画片时,到了洗澡时间,我催他快去洗澡。

结果他头也不抬,直接回了一句:“不要!”

过了五分钟,见他还没动,我又说了一句:“快去洗澡,不然马上要到十一点了!”

他还是不为所动,直接扔给我两个字:“不要!”

又过了两分钟他还是没动。我被气炸了,冲到他面前,按捺住想要吼他的冲动,质问他:“你到底有没有听见我说话?”

谁知他还像没听见似的,这下彻底激怒了我,我把他拉过来,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打完过后,孩子在我面前嚎啕大哭,嘴里还一直叫着:“妈妈,妈妈……”

看着他哭红的双眼,我瞬间后悔又自责,我明明很爱他,为什么总会在气头上变成一个坏妈妈。

很多父母都知道暴力对孩子是不对的,但是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失控忍不住对孩子又打又骂。

微博曾有个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对ta发过火吗#话题讨论,底下大部分家长的观点是:

“你以为我想打孩子,看她考成那样,不打真不行,成绩上不去。”

“打他也是为了他好,让他长记性长点脑子,下次就不敢忘了。”

“谁小时候没被打过,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道理的。”

……

那些被家长打骂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呢?

02

《今日说法》曾播出一档节目——《生死莫测4小时》:

15岁的初一学生因为受不了父亲长期对自己的暴力教育,在一个下午从自家阳台爬上15米高的室外雨棚,企图跳楼自杀。

在与救助人员僵持了4个小时后,他被舅舅和消防战士合力抱回屋内。

故事到这里看似结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看到被成功救下了儿子,母亲过于激动,下意识又打了孩子一下,情绪刚刚稳定的孩子再度激动起来。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以为要想孩子屈服听话就必须使用暴力管教他们。

然而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

为了平息父母的怒气,孩子往往掩饰内心真实的情绪,制造出顺从的假象。但对父母不满的种子却在心中一点点发芽,当这种不满累计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出来。

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若家长不能细心察觉并耐心与其沟通,反而一味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更容易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还有个真实故事: 12岁娃下药,竟想毒死自己的母亲。

大家一定想知道,究竟是怎样心狠手辣的孩子,会对养育自己的亲生母亲产生如此恶毒的想法。

当小男孩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却让人有些心疼:

“从小我妈就对我不好,只要我做事不如她意时,就骂我,打我,还有在外面出事后,回来就教训我,经常对我进行惩罚,一旦不听话,就不让我吃饭,有次我都快饿死了,她也没心疼我。”

这就是孩子不被尊重,逼得孩子反抗或逃离的真实反应。

从小被打骂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都会有一个难以跨过的坎。

那些棍棒下被打的孩子,可能会在日后遇到问题时,拿起武器对着别人。

03

最近疫情期间,大家熟知的钟南山院士,曾在以前接受《大家》栏目采访时说到一件事情。

小时候的他很顽皮,中饭需要在学校交钱吃饭,但他没有交钱到学校,而是买零食。

被父母发现之后,他以为大难临头,父亲会痛打他一顿,结果父亲并没有打骂钟南山,只是问他:“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个事你做得对不对?”

钟南山的父母并没有打骂他,而是通过沟通的方式让他自己反省。

他说,这样的方式比起打骂更让他印象深刻,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一直记得父亲的教育,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最终他成为了那个我们所熟知的钟南山院士。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曾说: “一对优秀的父母会用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而不会打骂孩子。”

暴力只是身体与身体的接触,沟通才是心和心的理解。

肉体疼痛并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道德观和是非观,更多是只是让孩子逃避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错误。

04

既然打骂孩子对他们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是不是所有孩子都打不得呢?

也不一定,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有的小孩不能打,有的熊孩子真的必须给他一点疼痛的教训,才会听话。

父母大多数时候打孩子是出于教育,有些小孩屡教不改,说理式教育如果对他们无效,必要时就会采取强硬的方式。

只是,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在最愤怒的时候惩罚孩子

家长在最愤怒的时候不能惩罚孩子,因为那一刻的你非常愤怒,很容易导致情绪失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等你冷静下来,能分清这是惩罚而不是发泄情绪,才能进行。

打孩子前,父母要告诉孩子犯了什么错,以及为什么要被打。如果下次再犯,会有什么后果。

2.要让孩子知“疼”,但要注意位置

打孩子是为了警告孩子不能再犯,要让孩子知道“疼”的滋味,让他记住后果。

但打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注意,万万不可打孩子的头、胸腔、肚子等脆弱部位,仅限于打手掌或拍大腿。

3.惩罚后要及时正确指导

体罚完孩子后,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安抚,可以坐下来认真地和孩子谈话,也可以抱抱孩子。

让孩子知道,爸妈很不忍心打你,但你必须要为犯的错而承担后果。如若下次再犯,只会有更严厉的惩罚。

同时,家长也要知道,体罚很多时候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因此要对孩子加以正确指导,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最后,父母们更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在孩子成长路上,爱和呵护,才是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孩子们虽然因为疫情告急,延长了开学的时间,希望放假这段时间每一位大人和小孩都能够扛过疫情,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同时希望孩子们停课不停学,能好好的将假期利用起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