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_在线文档_线上办公室,字节跳动50000人如何靠飞书高效办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81
导读

最终,在大年初三,我们按时上线了这么一款产品,上线后,整个公司的填写率,从一开始只有很少人,到接近百分之百。 因为在工作中,每个人每天要使用大量的工具,而每件工具只要改进比如说5%,那么对整个公司全…

不止一位行业大佬曾说过,这一轮疫情,也许将会催生+磨砺出一群优秀的团队。

待到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渐散去后,那些优秀的团队将会脱颖而出,而那些平庸的团队,将会逐渐掉队,甚至是还没等到疫情影响散去,他们就已经倒下。

远程协作,挑战的是一家企业、一个组织的管理能力、组织效能、工作方法和工具效率。

一家企业能够在“远程协作”这场大考中胜出,一定是多年沉淀的结果。

字节跳动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这次远程协作的大考中,先后交出《囧妈》线上全网免费播放、支援武汉疫情等答卷。其背后的远程协作能力,就是过去5年当中的积淀的成果。

2月9日晚,字节跳动副总裁、飞书负责人谢欣与抖音总裁张楠,在三节课「有招get」APP直播,一起为我们解答了字节跳动在远程办公的实践的秘密。

以下,我们摘录部分内容,为大家分享——

字节跳动的远程办公实践

在家办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要保证工作效率不受太大的影响。

举个很小的例子:疫情期间,如何高效统计5万名员工的健康状况?按照要求,我们每个员工会每天上报自己的健康状况、体温、位置,以便公司统计员工是否已经在办公地点、是否已经在居家待够14天等信息。

最开始,我们让大家主动上报,但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上报的比例不够高,

第二,因为数据庞大而且杂乱,没有办法使用。

所以,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决定开发一个“健康报备”的应用,辅助员工填写体温、城市、位置等信息。

但是时间非常紧张,我们需要在两天内全员上线,同时把这个产品提供给外部使用飞书的企业。那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健康报备”的应用,既是为飞书而开发的,在开发过程中也用到了飞书的各种功能。我们动用了数十人,数十城远程联动,所有人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一起在线协同办公。

比如我们把任务用文档做拆解,通过使用排期表,让每个人看到排期进度。同时我们还有各种反馈群,大家在群里面反馈测试功能情况。

最终,在大年初三,我们按时上线了这么一款产品,上线后,整个公司的填写率,从一开始只有很少人,到接近百分之百。

最终完成的“健康报备”应用里,每天有一个机器人,提醒每个人填写健康信息,如果没有及时填写的话就会反复提醒,如果还没有填写,就会给ta加急提醒。

团队的领导,也能看到自己团队的员工填写情况,还会提醒自己的下属尽快填写。这款产品开发出来,经过非常多的协作,两天时间,数十人,完成了这么一个工作,其实还是很高效的。

这个快速响应背后,其实是字节跳动的工具和实践。

为什么字节跳动要做飞书?

首先说一下,字节跳动这家公司对工具非常重视,有极大的投入。不是说因为大家远程办公才开始重视,而是从一开始就很重视。

因为在工作中,每个人每天要使用大量的工具,而每件工具只要改进比如说5%,那么对整个公司全员的影响就非常大。

字节跳动更换过多款沟通工具。因为,我们认为,沟通对于信息的创造、分发、流转和消费,至关重要,甚至是公司最重要的一个通用工具。

2012年字节跳动成立以来,每个时刻都努力使用当时我们认为最先进、最好用、最适合我们的工具。

所以最开始我们使用Skype,接着是微信企业号,Slack出现后,我们觉得很不错就用了Slack,后来钉钉发展得很好,又开始全员使用钉钉。再后来,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些工具,都不能完全适应或者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于协作效率的要求,于是就自主开发了“飞书”这款工具。

飞书是从一个沟通工具开始,慢慢变成了很完整的办公套件,现在整个公司5万多人,每天主要的工作都是基于飞书来完成的。

除了沟通工具,我们的创作工具也是同样经过了变迁。

很多人都用过Word,我们公司最早也在用,但是我们很快发现Word、Excel这种本地工具对于协同很不方便。所以我们换上了主流的、在线的协同文档,这个好处就是几个人可以一起编写文档,大家的工作效率都会提升。

但主流的协同文档很多时候还是不够好,它的思路基本上是从10多年前发展到现在,没有发生大的演变。

所以我们后来就做了自己的飞书文档。它也是协同文档,既方便,同时有一些很多非常新的功能,很便捷、很高效,对手机端的支持也非常好。

在功能应用方面,我们也在飞书上开发了很多,从聊天、点餐到正式的审批,甚至二手交易等工具应用。

我们也开发了“日历”产品。它的功能比较强大,可以方便查找其他人的空闲时间,以及这个时间段能够使用的会议室。

针对一个特定日历,我们可以快速创建群聊,大家进入一个群。当然也包括音视频会议,这是现在这个时间点,非常刚需的一个功能。

除了以上这些功能,我们这次还因为“在家办公”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突发需求,做了一些新的功能,包括“线上办公室”。

这个功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家办公的时候,因为大家沟通不方便,所以大家会开视频会议,但是难道我们应该一整天打开摄像头吗?

这样很不高效。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家也有“一起工作”的感觉,而不希望在家,就变成了“一起开一天的会”。平常开会已经够多了,不想再开那么多会了,所以我们做了“线上办公室”这个功能。

同一个团队,在同一个群里面,打开线上办公室这个功能后,所有同学都基于语音来沟通聊天。它并不是说我们商量几点开一个会,然后打开语音,不是这样的。

语音可以一整天都开启但默认静音,大部分时间没有什么人说话,但你有事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说“谁谁谁,你现在方便吗,我们讨论一个东西”。

这其实是模拟了一个办公室的环境,变得自然、轻松。这个功能这周才刚刚上线,但是不管是我们自己公司的用户,还是外面的用户,大家都反馈在“在家办公”的环境下很受用,因为它用起来没有压力,也不涉及个人隐私,很轻便、随意。

说完“线上办公室”,我想说一下“思维笔记”。

有时我们会一起讨论一些问题,比如说头脑风暴。这时,大家就可以打开电脑,一起画思维笔记或脑图,一边用线上办公室讨论,还可以互相评论。

这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因为一般远程办公的时候,打开视频会议,没有办法实现同时协作画思维导图。但是我们用这样一个方式来做,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需要PPT的会议

重点说一下我们的开会模式。我们整个公司现在绝大部分的会议,采用的都是“飞阅会”模式,这是“飞书阅读会”的简称。

什么意思呢?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开会效率太低了,非常浪费时间。传统的开会方式,是一个人上去讲PPT,大家在下面听,有的人听得很懂,有的人听得不懂,有的人觉得讲得慢,有的人觉得讲得快,效率很低。

我们摸索了很久之后,总结出了一套办法:

首先用日历找到大家的空闲时间,开会的时候,如果是远程,就开启视频会议加入。

在会前,一定是有一个人非常完整地把这次会议要讨论的议题,通过文档非常完整和清晰地写出来,然后把文档发送到通过日历自动创建的会议群里。会议开始的15至20分钟,就是所有人,不管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远程还是在一起,共同默读这个文档。

我记得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一些新加入公司的同学,第一次参加会议的时候觉得非常懵,他说我去了会议室,怎么过了十多分钟都没有人说话。

实际上我们就是在默读,就像学生在默读文章,大概就是前面15到20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在读这个文档,读到哪里有问题,就在里面利用评论功能,在旁边写上问题。

随后,文档的作者会收到评论提醒,看到这个问题,他会用文字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会议的主持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就会在评论上面@其他人。这个人有可能根本没有参会,但是他对这块比较懂,他会在手机上收到这个通知,就到这个文档里面回答问题。

如果是一个小时的会议,前面大约20分钟是这么一个过程。默认结束后,会议的组织者说“我们进入会议的第二步”,开始语音回答问题,把刚才大家提的书面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一个个讲一遍,全部过一遍。

把全部问题过完了,再看大家有没有其他问题。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有一些互动和讨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回答,全部问题回答完之后,这个会议就结束了,这就是“飞阅会”的完整过程。

这样的会议模式,和传统的PPT会议模式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它非常聚焦。没有什么可发散的内容,大家不会跑题,因为全部过程是围绕文档和提问的方式完成的。

其次,这个会议的整个过程通过文档和评论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即便一些没有参加这个会议的人,也可以完整地了解这个会议过程,而且他能非常快地看完。相反,很少有人会在会后看一个小时的会议录像。

所以,从我们公司来讲,适应了这个模式之后真的感觉回不去了,偶尔参加其他的会,一个人在上面讲PPT,我们觉得这个效率完全受不了,真的回不去了。这个模式我们迭代了很久才形成的,其实实施起来挺难的,但是整个效果非常好。

最后,我想说,这次疫情对全国的打击都非常大,但是我们相信疫情一定会被战胜,终将过去。同时希望我们探索的、认可的工作方式,对其他同学,对其他公司也能有一些帮助。

以上分享,是头条面对远程协作挑战的部分分享,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也深知远程协作挑战不止于此。

为了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应对远程办公的挑战,三节课旗下TeamMark团队调研了阿里、头条、腾讯等多家知名企业后,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总结了非常多关于企业远程办公实践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形成了一个长达120页的资料包。

这其中的思路和管理方法,可能不仅仅适用于远程协作办公期间,它们其实是一些也许可以长期赋能于你的团队效能提升的核心管理思路和方法。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 如何确保团队员工在远程协作期间的个体工作状态+战斗力?

* 如何做好线上的远程员工入职+工作交接?

* 如何要求Leader们在线做好任务拆解,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

* 如何通过会议模板实现线上高效开会?

* 如何组织企业关键信息资料库,确保很多关键信息不会重复被不同人询问,提高组织沟通效率?

* 如何防备线上远程协同办公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信息大爆炸”?

* 如何选择更适合你自己的线上远程协同方案?

如果你正好是一名面临着类似问题的管理者或创业者,欢迎扫码和我们的咨询顾问沟通,资料包免费发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