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吃粗粮,为何血糖还会高?2个行为若还不改,等着受罪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40
导读

粗粮中虽然有大量膳食纤维,但其同时也存在淀粉、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 有部分糖友在烹饪粗粮时,为了增加其口感可能会添加白糖,又或者是即使没有放糖,却添加了桂圆、红枣、葡萄糖一类的食物。 以上…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头等大事就是控制血糖增长。

这不仅需要依靠药物的力量,同时患者还应结合日常的饮食与运动等多方面。

与精细粮食想对比,粗粮保留了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以及各类营养成分,且粗粮不容易被胃内消化,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

所以“粗粮”成了很多糖友的主要选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

有很多糖友发现自己一日三餐吃粗粮,血糖不仅没有控制得当,反而出现了涨幅趋势。

这恰恰和粗粮的食用方式有关,如果陷入以下两个误区,那就可能会得不偿失:

第一,粗粮的摄入量错误

粗粮中虽然有大量膳食纤维,但其同时也存在淀粉、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

少量食用粗粮的确能控制血糖增长,达到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但如果粗粮吃的过多,同样也会增加淀粉的摄入量,淀粉被人体迅速吸收同样也会转化成葡萄糖成分,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所以,对于粗粮的摄入量也应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每顿大米一碗是100克,那吃杂粮也应控制在100克或低于100克的状态,如此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第二,错误的烹饪方式

有部分糖友在烹饪粗粮时,为了增加其口感可能会添加白糖,又或者是即使没有放糖,却添加了桂圆、红枣、葡萄糖一类的食物。

虽然丰富了粗粮的口感,但这些食物中含糖量都超过了70%以上,反而是改变了想要降糖的初衷。

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在烹饪粗粮的过程中,

过度追求其柔软度

,不仅浸泡一夜后才开始蒸煮,同时还蒸煮时间也相对较长。

这样喝下去虽然省了牙齿的咀嚼工序,但却容易被肠胃迅速吸收,餐后血液上升速度也会因此加快。

除此以外,若在烹饪粗粮的过程中加入过多油脂,又或者是采取油炸、油煎等方式。

虽然粗粮的味道和口感增加了,但增加了增加食物热量,降低单位能量食物带来的饱腹感,不利于体脂控制。

同时,油脂还可能造成血糖峰值推迟,导致患者自身控血糖能力下降。

以上两个错误的食用粗粮方式,不仅起不到降血糖的效果,反而会让血糖有升高趋势。

除此以外,对于糖友们而言,粗粮并不能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

应有蔬菜、高蛋白食物、精细粮食等混合搭配,严格控制整日摄入的热量,以此来达到控血糖效果。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841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