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的莲羹,唇齿留香,沁人心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31
导读

说到莲花,首先能想到的应该就是那句千古名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它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是再好不过的了。 除了莲花的美,莲藕也有很大的功效,莲藕之功,决不仅于可以“远观”,她一身是宝,尤其…

说到莲花,首先能想到的应该就是那句千古名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它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是再好不过的了。所以说莲花是当之无愧的花之君子。今天要跟大家说的这道莲羹,便是由这花之君子制作而成的。

除了莲花的美,莲藕也有很大的功效,莲藕之功,决不仅于可以“远观”,她一身是宝,尤其是它可以当作食物的这一点;莲藕的叶子可烹粥。莲有多名,《尔雅》名为芙葉,还有个名字叫做水芙蓉,又称水艺,水芸、泽艺、水旦、水华、玉环、俗称荷花。花含苞待放时称作菌苫,花已开放称作芙葬。清明后生叶,圆如盖,色青翠、五六月开花,花白者香,红者艳。

说了莲藕自然不能落下莲子,莲子是美食,所以备受骚人墨客赞誉。宋司马光《莲房》诗云:“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需齐。肉嫩山蜂子,穆深天马蹄。尚怜余蕊在,深映绿荷低。脆美如新采,近根犹带泥。”写的是吃生莲子。还有很多文人雅士描述了吃熟莲子的诗句,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我国食莲子时间也较久远。据《拾遗记》传说:周穆王时,西王母来共玉帐高会,进幌流素莲-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生。从古时候起,莲子就一直是家家都知晓的保健食品,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甜品不说,还能被文人雅士拿来作诗做文章,美哉美哉。

而我国食莲子时间也较久远。据《拾遗记》传说:周穆王时,西王母来共玉帐高会,进幌流素莲-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生。如是,则西周时官廷已食优质莲子。李时珍说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渣,禀清芳之气,地稼稿之味。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道莲羹的制法比较简单,现在我就教给大家:

我们取已去皮芯干莲子洗净,入温水浸泡至软,入钵中炖至酥烂,加桂花糖卤,银杏、白糖,再用微火炖至银杏变翠绿色,加少许藕粉浆,成羹起锅装小盏,各客分食。

这道莲羹,是解酒醒脾之甜菜,宜在酒至微酣之时上桌,不宜早上,也不宜迟上。心动不如行动,大家赶紧进厨房自己制作尝试一下吧。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吧。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