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阿尔兹海默症、亨廷顿症等同属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
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便秘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因此,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是治疗便秘和恢复帕金森病患者微生物组的潜在选择。
然而,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近日,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杂志刊登一篇题为:Faecal Transplantation, Pro- and Prebiotics in Parkinson’s Disease; Hope or Hype?的综述论文。
该论文探讨了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和益生菌移植在治疗帕金森病上,是希望还是炒作。
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包括通过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肠管,灌肠或结肠镜将液体滤液粪便从健康个体转移至患者。
粪便微生物组移植是回复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的一个有趣的选择,而且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技术。因为给药相对简单,并且通常只有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是,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尚未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这使人们对粪便微生物组移植的最佳用量、给药途径,以及长期疗效等尚有很多疑问。
许多研究表明,在4-12周内施用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有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些益生菌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或帕金森病进展的可能影响的可靠临床数据。
继益生菌在动物研究中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之后,比利时根特大学正在进行关于帕金森病患者使用粪便微生物组移植治疗的首项临床试验,并计划于2019年底完成。
目标招募40名帕金森病患者,将评估帕金森病症状的发展。
研究人员建议,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组移植治疗应等到获得更好的临床数据后才能选择正确的目标人群。
这项研究突出了首先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尚未被证明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或疾病进展有效;
2、粪便微生物组的哪种移植方式是最佳选择?
3、粪便微生物组移植的最佳用量和频率是多少?
4、到目前为止,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只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有效;
5、益生菌仅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作用,尚未在临床试验测试;
6、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可能的不良反应仍然未知。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缓慢,会影响运动,肌肉控制和平衡。
是发病率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第二种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约影响3%的65岁人群,影响超过5%的85岁以上人群。
然而,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就像一个黑匣子,目前还有太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更是涉及安全问题。
粪便微生物组移植或益生菌移植可能会在将来成为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标准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尚无良好的数据支持其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使用。
因此,还需要更多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探索,而不是在没有确切临床数据的情况下就开始治疗。
论文链接:
https://content.iospress/articles/journal-of-parkinsons-disease/jpd19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