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既是一种传染疾病,也是一种慢性进展疾病。如果从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硬化、肝癌,任意一个阶段只要经过有效治疗,这个发展过程理论上是能够延缓甚至阻止的。
乙肝治疗分阶段,转氨酶复常,肝脏炎症缓解是首要
彻底治愈乙肝,虽然短期内还无法实现,但是想要实现临床治愈还是可以的。彻底治愈,指的是乙肝表抗原阴转,这一点依然还是医药学研究的难点,短时间还没有特效药可以使它阴转。包括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虽然,也曾经有长期使用后,促使乙肝表面抗原阴转案例,但有个体差异。
临床治愈,指的是基本满足治疗终点指标要求,即HBV-DNA检测不到,e抗原阴转,乙肝e抗体转阳,肝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肝组织学检查得到改善等等。这样的指标,就说明肝病已经得到良好控制与正常一样,因此也称为临床治愈。
乙肝治疗目标应该分阶段进行,治疗目标也不是只有唯一选项。首先,要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或者实现清除,体内没有乙肝病毒存在,慢性肝炎才不会继续进展。也正是因为存在乙肝病毒,才会导致免疫细胞对病毒发起攻击,也就是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对于乙肝患者而言,通常是不彻底的,难以清除病毒,反而会引起肝损害。
所以,从药学理论方向,先应该观察转氨酶是否已经恢复正常,转氨酶正常就说明肝脏没有炎症反应。其次,短时间实现清除乙肝病毒药物是还没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乙肝e抗原的阴转,侧面了解乙肝病毒是否仍在复制。如果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再加上HBV-DNA检测不到,转氨酶恢复正常,就说明达到治疗效果。
慢性乙肝治疗最终目标是,防止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硬化阶段,避免肝硬化今后继续转化为肝癌。所以,“乙肝治愈”这个想法应该客观理解,只要经过规范治疗阻止继续发展到肝硬化、肝癌,就说明抗病毒治疗有效。短期来看,想要彻底实现乙肝表面抗原消除,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