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爸爸妈妈有时候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在宝宝面前吵架,这样做对宝宝有很大的危害。研究发现,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宝宝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高达32%,并且父母争吵比离异带给宝宝的伤害更大,而且这种伤害像是种慢性病,病程长又难治好。以下这些危害,很多父母都想不到。
宝宝情绪受到强烈冲击
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吵架,会给宝宝情绪造成强烈冲击,吓到宝宝,并使他们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严重时还会产生焦虑、悲伤、无助等消极体验。
宝宝缺乏安全感
宝宝需要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吵架,容易让宝宝觉得“爸爸妈妈不要我了,他们会分开”,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影响宝宝今后的心理健康。
影响宝宝个性发展
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吵架,容易使宝宝的性格变得具有攻击性,甚至发生扭曲,如为人刻薄、爱挑剔、脾气暴躁,或者性格内向、压抑、容易退缩等,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宝宝陷入人际交往障碍
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在宝宝面前吵架,容易导致宝宝变得自卑,与人交往时往往不自信、不主动,从而陷入人际交往障碍。
为了宝宝的心理健康,请爸爸妈妈们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万一吵架时不小心被宝宝听到或者看到,应该如何补救呢?
给宝宝一个拥抱
吵完架后,千万别忘记安慰一下受了惊吓的宝宝,如通过肢体语言(拥抱或亲吻)向宝宝表示父母是爱他的。
当着宝宝的面和好
明确无误地向宝宝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经过去,然后进一步向宝宝解释:“刚才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宝宝不用担心,爸爸妈妈刚才都太生气了,所以说话很大声,但爸爸妈妈都很爱这个家,很爱你。以后爸爸妈妈会注意不吵架了,请你帮忙监督爸爸妈妈,好吗?”让宝宝明白吵架不是由他而起,大人吵架并不是很适当的沟通方式。
鼓励宝宝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
如果宝宝说害怕,要弄明白具体怕的是什么,是父母当时的高声喊叫,还是怕父母不要自己了。然后向宝宝解释,说明爸爸妈妈当时是一时冲动,没有控制自己等等。宝宝尽管对这些解释有点似懂非懂,但是看到爸爸妈妈平心静气地讲话,自然也会平静许多。
TIPS:事后补救做得再好,总归是已经有了伤害。因此,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吵架,至少不在宝宝面前吵架,让宝宝生活在有安全感的温暖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