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看我国历史上的皇帝,你会发现乾隆是真的好命,不得不服他的运气,第一:没有兄长之争,第二:无病无灾,第三:年年丰登。活到了89岁,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他爷爷和父亲为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套用现在的话来说“躺赢”,一辈子只要不是说非常的做作,基本上是没啥大事的。
可是正是因为他太过于一帆风顺了吧,在乾隆刚从雍正接过位置的时候,就一改作风,不仅废除了雍正帝严治贪官的作风,还重新的启用了众多的贪官,要知道当时大清牢里面30%都是贪官,全部官复原职。之后更是是沿用第一贪官和珅,让和珅的总资产比大清都富有。
我们客观的来讲,乾隆不仅仅是给大清埋下了隐患,那简直是开挖掘机挖了一个大坑,正是因为要巩固自己的位置,对于历代流传下来的书籍进行焚毁,前前后后几乎有三千多万的书籍遭到了焚毁,而多亏了乾隆的三叔胤祉,把许多禁书都编辑成了书,要不然毁坏的历史书籍将会更多。
这个还是我们内部的事情,这一件事情就是重中之重了,当时西方国家已经慢慢的开始了火器时代,而在康熙到雍正期间,大清的军力依然是世界上顶尖的存在,可是到了自乾隆上位呢?清朝军队原地踏步不说,还倒退许多,第一个原因就是乾隆焚毁了大明留下来多种火器制作方法的书籍,导致当时领先世界水平火器制作方法到了清朝这断送了。
之后乾隆病倒,嘉庆上位以后看到了这个弱点,更是大力的改造火炮,可改造后的火炮也大不如从前,当时在晚清的时候由关天培在广东某地制造火炮,可一开火就会炸膛,可以看出当时清朝的火器制造技术已经落后到什么程度了。
其实乾隆时期是否是真实的“盛世”暂时还说不准,不过乾隆前任两位皇帝确实是盛世,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在乾隆早期的时候大清的国库还是很充盈的,当时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大国,许多国家都慕名而来,甚至多次带了先进的武器来进行交易,可乾隆认为大清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不需要火器来充盈,侧面的可以看出乾隆也是有多自负。
所以乾隆对大清的灭亡也非常直接的关系,假如要抛开慈禧不说,他就是首位,如果要真带上慈禧,两位也是不分伯仲,历史的转变是不可替代的,由于康雍的努力,才有了后面的康乾盛世,而只要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罢了,历史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