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西媒称,日本北海道的母亲在孩子睡觉前为他唱摇篮曲。北极拉普兰德地区的萨米人也有同样的习惯。埃塞俄比亚的土著也会用相似的旋律安抚他们的孩子。孩子们虽然成长在不同的文化中,但是他们能从这些歌曲中感受到同样的抚慰,因为所有这些歌曲都保持着相似的模式,令音乐成为一种通用语言。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对一个世纪以来的315种文化的音乐唱片进行比较研究,证明无论它们的原生文化如何,所有舞曲、爱情歌曲和摇篮曲都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哪个社会,从歌曲的音乐特征中就能预测它的社会功能。
报道称,在五年时间里,研究小组在不同国家的图书馆和人类学家以及民族音乐家的私人收藏中找到数百张唱片。伴随这些黑胶唱片、盒式磁带、CD和数字录音的还有民族志材料,对跨越30个不同地理区域、60个人类社区的将近5千首歌曲进行解释描述。在最终的唱片收录中,研究小组收集了总共86种文化的118首歌曲,覆盖30个地理区域,他们将此数据库称为“歌曲的自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