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饮食的七条建议宜清淡多吃粗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23
导读

老年人在冬天吃什么好呢?吃太晚对老人脆弱的心脑血管也是一个考验。建议晚饭最好在7点前吃完,利用饭后时间散散步、活动活动,让食物多消化。老年人对冷的抵抗力差,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引起其他内脏血…

老年人在冬天吃什么好呢?冬天是进补的季节,老年人的日常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安排。与此同时,还要提醒老年朋友们的是吃法不要吃得太软,否则就会影响到健康。下面具体来看看老年人冬天要怎么吃吧。

老年人冬天饮食建议

吃早不吃晚。这里主要指晚饭。老人消化功能减弱,夜生活又比较少,晚上7点以后吃饭,和睡觉时间距离过近,食物无法消化彻底,会有腹胀、胸口堵等症状。吃太晚对老人脆弱的心脑血管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建议晚饭最好在7点前吃完,利用饭后时间散散步、活动活动,让食物多消化。

吃清淡不油腻。清淡饮食,主要是指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但不能为了清淡只吃蔬菜,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从瘦肉、牛奶、鸡蛋中摄入优质蛋白。

吃暖不吃寒。老年人对冷的抵抗力差,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

吃软不吃硬。老人咀嚼能力下降,粗糙、生硬的食物嚼不动、咽不下、不消化。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

吃慢不吃快。老人食管内壁的弹性减弱,如果进食速度太快,食管内壁不能适应突然挤压,严重时会造成食道损伤。而细嚼慢咽能减轻胃肠负担,加速食物消化,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还对牙齿起到良好的“清扫自洁”,减少病菌的生长繁殖。

吃七八分饱。建议老年人每日三餐不可过饱,两餐之间可适当加一些零食。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呈缺血状态,不利健康。

饭后要漱口。饭后漱口维护口腔健康的好习惯。漱口最好用温水,或者茶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