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起兵之时不顾亲情,几次陷家属于险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20
导读

最后是诸葛亮复书关羽,给他大大地戴了一顶高帽子,说马超尽管雄烈过人,终究不过是汉初黥布、彭越一类的人,只可与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他的父亲马腾原先出身很苦,靠从山上砍柴背到城里来卖维生,投军…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马超投了刘备,刘备欢喜得不得了,立刻任命他为平西将军。当时镇守荆州的关羽不服气,派关平送信进川,说是久闻马超武艺高强,要人川来与其一较高下。最后是诸葛亮复书关羽,给他大大地戴了一顶高帽子,说马超尽管雄烈过人,终究不过是汉初黥布、彭越一类的人,只可与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关羽接过这顶高帽子,才安耽、满足了,不再生事。

这件事也载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只不过史传里的关羽行为稍微婉转点儿,并非直截了当说要进川来与马超比划,而是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实际意思却是一样的。世人大凡以为关羽过于骄傲,想跟马超一争高下,但找觉得他应是为了蜀汉江山的稳定与君臣等级的次序,才与诸葛亮唱这出「双簧」,目的无非是给马超一个下马威,告诉心雄气盛又兼出身名门的马超,这里还有人能镇住他!事实上,蜀汉君臣对马超自始至终都不太放心,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马超自身的性格因素造成的。

马超是扶风茂陵人,即今天的陕西兴平县人。茂陵是因汉武帝的陵墓在那里而得名的。马超据说是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他的祖母是羌人,所以他还有点羌人的血统。马超十七岁就在沙场上崭露头角。他的父亲马腾原先出身很苦,靠从山上砍柴背到城里来卖维生,投军后以军功做了个小军官,之后与边章、韩遂等人一道以造反起家,再后来接受招安,成为一方军阀。曹操把持朝纲后,为了便于控制地方势力,便把马腾调到京城许都来当卫尉,将其长子马超封为偏将军、都亭侯,让其统领马腾旧部。曹操本意是为了便于控制,没想到事与愿违,这小的比老的更有野心,更难驯服。马超一日兵权在手,即与韩遂、畅秋、李堪、成宜等十个关中军阀勾结,以十万之众进军潼关,来与曹操夺天下。潼关之战,打得昏天暗地,曹操也被这位小爷弄得头大无比,不禁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不过,最终曹操还是用了谋士贾翔之计,离间马超、韩遂,打败关中诸将,马超也只得带三十骑狼狈出奔。落荒而走的马超返回故里,重树旗帜招兵买马。他深得羌族等少数民族人心,振臂一呼,八方响应。凭借这新组建的军队,他又占领了陇上全郡。

但他的东山再起,只是昙花一现,因部将杨阜等人内外串通发生兵变,马超家属全部被杀,他也无家可归,只得去投汉中张鲁。政教合一的张鲁以教主的身分封了他一个不知道算什么的官叫「都讲祭酒」,马超自然不会满意,而且他也无心入张鲁的「五斗米教」。后来,刘备攻打益州刘璋,张鲁想到唇亡齿寒的道理,派马超去救援刘璋,结果马超反而降了刘备,并帮刘备拿下成都。这马超长得一表人才,且装束得十分靓丽,狮盔兽带,银甲白袍,刘备一见情不自禁地赞叹道:「人言「锦马超」,果然名不虚传!」后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五人为五虎上将。五虎上将中其它四位都负着重任,只有马超仅打些小仗,哪里缺人时就把他调去哪里镇守,所以一部《三国演义》,后面几乎已没了马超的戏。

其实,这是知人甚深的刘备对马超不放心,怕他反复,才这般安排的。《三国演义》里只竭力渲染吕布的反复无常,其实马超早年就跟吕布一样。这两个人同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吕布有蒙古族血统〉,且同样年轻貌美,骁勇无敌,也同样反复无常。马氏父子归顺以曹操为代表的汉王朝后,曹操为了关西的安定,待他父子不薄。但马超却心存反意—他当时的反既非为忠于汉室而讨伐曹操,也不是如《三国演义》写的是为父报仇,他只是想割据一方。历史上是马超起兵作乱在前,马腾受牵连被杀在后。

也就是说,马超起兵时根本末考虑身在许都的父亲、兄弟安危,这比吕布之杀丁原也差不到哪里去。至于后来从张鲁阵营投到刘备一方,更非如《三国演义》说的诸葛亮用计,遣李恢做说客,而是马超自己「密书请降」。所以张鲁恨得不得了,亲手杀掉马超的儿子马秋(《典略》)。马超之不顾亲情,几次陷家属于险境,甚至不如吕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