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秦始皇_隋文帝犯了同样的错误,导致子孙几乎被杀光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27
导读

李承乾对刘据说:“你好歹还起兵造反了,我想起兵造反,还在策划阶段,就被我爹发现了。在我妈的撺掇之下,我爹把我的太子之位废了。李承乾本来是不错的太子,在李渊驾崩的时候,李承乾代替守孝的父皇处理朝政,获得了…

扶苏建了一个群,邀请刘据、杨勇、李承乾、爱新觉罗·胤礽加入群聊。扶苏首先发言:“我爹是始皇帝,他老人家横扫六合,气吞八荒,将中夏大地尽归我秦,让中国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国家,可谓是千古一帝。”

刘据接着发言:“我爹是汉世宗孝武皇帝,他老人家承祖父基业,一改祖父用和亲换和平的做法,派大军主动北击匈奴,逐单于于漠北。汉全盛日,日月所照,山河所指,皆为汉土。华夏民族现在叫汉族,就是从我爹那儿开始的。我爹武功盖世,可谓是千古一帝。”

李承乾也不甘示弱:“我爹是唐太宗文皇帝,他老人家朝对鱼鳞阵,夕临鹤翼围,击败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完成了光宅中夏的伟业。我爹击败突厥、高昌、吐谷浑等国,被四方藩夷上尊号曰天可汗。我爹不仅仅武功出众,更有贞观之治彪炳青史,可谓是千古一帝。”

杨勇接过话茬,对李承乾说道:“你爹的那一套,都是我爹玩剩下的。我爹是隋高祖文皇帝,他老人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万世良法,还打服了突厥,被启民可汗上尊号曰圣人可汗。我爹文治武功,皆上上之选,可谓是千古一帝。”

杨勇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爱新觉罗·胤礽接着发言:“我爹是康熙皇帝,我爹擒鳌拜,定三藩。我爹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没有之一。也有许多人,把我爹称为千古一帝。”

爱新觉罗·胤礽停了一下,幽幽地说道:“做太子难,做千古一帝的太子更难。我爹超长待机,我当了37年太子,还是熬不死我爹。我有一个庶出的大哥,外加七个庶出的弟弟,他们千方百计想取代我。我爹又不肯树立我的权威,我被兄弟们围攻,结果两次成为废太子。”

扶苏幽幽地说:“你虽然是废太子,但是得以善终,我比你惨多了。我爹想长生不老,忌讳立太子的事情,始终没有给我太子名分。我爹驾崩之后,胡亥勾结赵高、李斯矫诏,逼我自尽。我虽然有一万个舍不得,却不得不抹脖子,我太难了。”

刘据接过话茬,说道:“我爹也是雄才伟略,也是超长待机。我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都熬不过我爹。我娘晚年又失宠了,我爹疑神疑鬼。我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起兵造反,结果被人杀了。”

爱新觉罗·胤礽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承乾对刘据说:“你好歹还起兵造反了,我想起兵造反,还在策划阶段,就被我爹发现了。我爹虽然立我为太子,却偏爱李泰。李泰步步紧逼,我迫不得已想发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结果失败了。我和二弟鹬蚌相争,结果让三弟李治渔翁得利,我太难了。”

杨勇接过话茬,说道:“我爹一开始很喜欢我,我妈却很讨厌我。我妈联合二弟杨广和宇文述、杨素等人,不断地在我爹面前给我上眼药。在我妈的撺掇之下,我爹把我的太子之位废了。我贵为嫡长子,最后死在二弟杨广手上,我太难了。”

扶苏、刘据、杨勇、李承乾、爱新觉罗·胤礽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爹,就有一个悲剧的嫡长子。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都犯了错误。他们的天然接班人,都没有好下场。

在我看来,老爹能力太出色了,就是嫡长子的灾难。强势又长寿的皇帝,让太子很难做人。太子锋芒毕露,父皇就会觉得受到了威胁。太子要是藏拙,就会激起兄弟们的攻击欲望,兄弟们就想着取而代之。

李承乾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千古一帝们,自己的能力万里挑一,看哪个儿子,都觉得不如自己。这就让他们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不知道选谁。

李世民在选太子的时候,出现了左右摇摆不定的情况。李承乾本来是不错的太子,在李渊驾崩的时候,李承乾代替守孝的父皇处理朝政,获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记载:“诏太子承乾于东宫平决庶政。其细务仍委太子,太子颇能听断。是后上每出行幸,常令居守监国。”

从这一段史料来看,李承乾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问题的关键是,李承乾能力强,却比不上老爹。李世民总是觉得李承乾不如自己,就想练一练小号,培养一下李泰。

李世民这个错误的决定,把两个嫡子推向了二虎相争的局面。李承乾和李泰两败俱伤之后,李世民改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觉得李治不如自己,又想改立“英果类我”的李恪。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在立太子的事情优柔寡断,给子孙带来了杀身之祸。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除了李治之外,全部早亡。李家子孙的遭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李世民选择接班人的时候犯了大错。

李世民的子孙,好歹还有李治得以善终。秦始皇的儿子,全部死于非命。秦始皇的儿子,不是被胡亥杀了,就是被赵高杀了。隋文帝的五个儿子,也是全部不得善终。康熙皇帝九子夺嫡,在他身后,雍正皇帝给兄弟们打击报复穿小鞋。

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都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犯了大错,他们的子孙,都为此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越是有本事的人,在接班人的问题上,越容易出现选择困难症。当千古一帝的嫡长子,实在是太难了。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清史稿》。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