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参加婚宴,同坐一桌的有个爷爷带着孙子,吃饭期间爷爷一直在和旁边的人夸孙子有多聪明,才三岁会背很多唐诗,说着当场就让孙子背了一首。
孙子正在开心的啃猪蹄呢,听到爷爷的命令立刻站起来摇头晃脑的背了一首《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背完后又十分淡定的坐下啃猪蹄了,看来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场面了。同桌的人都在夸孩子聪明,但会被唐诗就是聪明了吗?
现在许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学东西越早越好,比如背唐诗、学算术等等,其实并非如此。有些东西教给孩子的越早,给孩子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一、背唐诗
背唐诗能开发智力?并不能。家长逼着孩子背唐诗,孩子并不能理解唐诗的真正意义,囫囵吞枣的背诗并没有用,因为只有真正理解的诗句的意思,孩子才能记得牢、记得久。若孩子只是简单的把这些诗句拼凑在一起,既不能理解,也不能记得长久,反而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增加孩子的对背诵的痛恨。
二、过早学习乐器
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家长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孩子去上早教;再大一些,就开始思考把孩子送去上兴趣班学乐器了。但小孩子手指骨骼发育不成熟,过早学习钢琴、电子琴等乐器,对孩子来说比较费劲儿,甚至会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有害而无利。
三、过早学习书法
书法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孩子写的时候需要规规矩矩、工工整整,不能随意泼墨;且书法写的是不同的字体与书体,想要让刚学中文的孩子去理解这些字体很不容易,所以教给孩子书法并非越早越好。
5~6岁的孩子学习书法难度很大,7~10岁之间才是孩子学习书法的最佳年龄,家长别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