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从商业新贵到天涯十大作品的作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00
导读

这时,老鬼自己也没意识到,有一份“作家梦”已经悄悄藏在他心里了。 帖子讲的故事中,有一个配角生于清末长于民国,在那个故事里他已经是耄耋老人。 抖着抖着,一座城市就在老鬼的心中建立起来了,他对这座…

六七年前,老鬼才刚二十出头。

不同于同龄人的青涩,这时的他,甚至已经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在大家的认知里,深谙商业规律的老鬼,大约会成为“商业新贵”!

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在业务急速发展的时候,选择关掉公司!

大家更没想到的是,他的《蜂麻燕雀》成为了2017年天涯十大小说之一!甚至他的另一部小说《鬼瞳神探》,甚至还被改编成为由李灿森、刘羽琦、陈以漫等主演同名网络大电影!

老鬼自己也没想到,他只是笑着说:

“这都是命!没得选!故事自己找我的!”

那几年悬疑灵异类型的小说异常火爆,老鬼闲来无事也写了一篇鬼故事发在网上。

没想到一经发出,就广受好评!

这时,老鬼自己也没意识到,有一份“作家梦”已经悄悄藏在他心里了。

帖子讲的故事中,有一个配角生于清末长于民国,在那个故事里他已经是耄耋老人。

但在之后的两年,这个配角始终会在老鬼心中闪现,只言片语的描述在脑海中愈发完善,他也越来越觉得这个配角不甘心只做一个配角。

老鬼不再抑制自己的创作欲望,顺着脑海里的灵感,写下了以他为主角的一部民国小说——《密十三》!

这是老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出版时他做了那个疯狂的决定——关掉公司,全职写作!亲朋好友都觉得他疯了,但他却知道,他正在朝着心中的理想国前进。

从此,老鬼的民国江湖路,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民国是个有意思的时代,盖世英雄和怂包软蛋,哪样都不缺!”

正是因为他有这样野性的浪漫,对故事天性一般的向往,他的故事才会如此精彩。

在他笔下的世界里,

有狼子野心的列强,有割据一方的军阀,

有昏庸无能的政客,有孤胆侠义的英雄,

有得罪权贵而不得不远走天涯的王爷近卫,

也有为报家仇而走上抗日救国道路的草根少年。

在他笔下的世界里,

有狼子野心的列强,有割据一方的军阀,

有昏庸无能的政客,有孤胆侠义的英雄,

有得罪权贵而不得不远走天涯的王爷近卫,

也有为报家仇而走上抗日救国道路的草根少年。

他的江湖,甚至冲破了他的故事,走进他的人生……

在中国,就连小孩子都会说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是江湖到底在哪里?

老鬼说答案很简单:

“江湖在市井街巷,江湖在人们口中!”

于是,出门采风收集素材的过程,愣是被老鬼说成了是“寻找江湖”。

旅途中遇见的任何人都能被他抓着唠两句。他说,很多的好故事,其实就散落在角角落落,它们在等待有缘人拾取!

而他,就是那个拾取故事的有缘人!

老鬼认为,想要写出生动的好故事,走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旅途中,见识形形色色的人,听各式各样的故事,会让写作素材更加丰富,灵感也会更多。

在写新作《荒流》的时候,老鬼跑到南京,在中山码头,硬是拉着一个遛弯的大爷唠唠三四个钟头才放人家走。

“那天码头上的风特别大,天又冷,吹得人瑟瑟发抖,我俩就边抖边聊。”

再大的风也关不上他俩的话匣子。从电厂的旧制度聊到打渔的日常生活,从江水的变化聊到上班路上能看到的风景。

抖着抖着,一座城市就在老鬼的心中建立起来了,他对这座城市几十年的变迁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了。

类似的故事还很多,遛弯的大爷、跳广场舞的大妈、卖菜的阿姨,甚至从送外卖的小哥嘴里,老鬼也能扒出不少令他啧啧称奇的故事!

然而这些人,比起真正的老江湖——出租车司机,还是稚嫩了不少。

有人,就有故事。

现在的社会,有一种人最有故事:出租车司机。

他们就是现代社会的“江湖百晓生”!

出租车司机整日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车上载的乘客来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光怪陆离的故事就算没打听,有时候也会自己长了腿钻进他们的耳朵中。

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肚子里的东西就多。

而老鬼,就盯准了这一点,每次打车都会挖空心思,想要从司机的嘴巴里打听出来点什么故事。

在无数次实战之后,他甚至总结了一套搭话技巧。比如在北京要以堵车和城市建设作为突破口,到了杭州则要以口音作为切入点。一路唠着,城市的眉目就渐渐在心里清晰地浮现了。

走更远的路,结识更多的人,收集更多的故事,这是老鬼的野心!这些故事,又经过他的创作,变成了《吾师录》、变成了《蜂麻燕雀》、变成了《城惶城恐》!

正是这一次次的采风旅行,他还有一些特别的收获!

每一个向往江湖的人,都会向往《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之上,梁山兄弟一百单八条好汉!

在去梁山之前,他也曾幻想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然后一抱拳叫一声哥哥是何等豪气。

但事实却毫不留面。

真到了梁山,从山脚下爬到聚义厅,老鬼已经累得说不出话了。

想象中的聚义是不存在的。本以为穿越到古代能上山入伙当个狗头军师。但真的爬一趟,他才知道什么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座梁山就和想象中的不一样,那小说中提到的众多的地方呢?老鬼对采风更加上了心。

经过此事,也让他更加重视采风,除了寻找不同的故事,其实也可以认知事情真伪!

对他来说,写出来的东西经得起现实的考证,才对得起自己。

在采风中得到的真实的资料是一个个源自现实的素材,许多素材连在一起,才能变成符合逻辑的故事。

细节的力量,最动人。每一个写作的人都能说出这句话,但真正能表现出细节、写出好作品的,却总是只有那么几个。

老鬼愿意做其中的一个。他曾经不止一次地为了细节而上路!

有一次为了一张老照片,他就奔去了环滁皆山的滁州,在滁州有条滁河,里面就盛产梅鱼,可谓当地名吃。

梅鱼也叫做贡鱼,梅雨季节打捞最好。相传明朝时,这鱼还做过贡品,所以叫贡鱼。历来滁州外出学子归来,都会先吃一碗梅鱼以解乡愁。“果真如传说中的那样,色白如银、浆汁似奶,柔嫩味鲜,简直是绝无仅有。”这段话的代价,就是老鬼亲自前往滁州的一趟奔波。

细节是最需要打磨的地方。他甚至能为了写船运,走完一整条秦淮河!“我从鹘子码头开始走起,走到了大王庙看时间,走到了聚宝门再度计算时间。这一切就只是为了文中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叫洋车还是步行而考究。”

只是一个细节而已,值吗?

当然值!

连走路都变得真实的时候,小说中的人和事就从文字里活了起来。活的人物自然而然的推动事情有了合乎情理的发展。社会的原貌在采风中被还原,真实的环境里是半真半假的故事。真真假假,自有逻辑,是他的艺术。

人生如戏,要有起伏转折。四部民国江湖,老鬼也实在有点写腻了。

就像采风一样,未知的故事才有趣,意外的变故才刺激。激情且浪漫的作家也开始盘算着开疆辟土搏浪弄潮,带着一身江湖气换个地方浪下去。

但不管浪到哪里,话他依然会继续搭,该打听的故事也依然会继续打听。

路上有无尽的故事,等着住进他的书里。这就是夜半微风之老鬼的“旅行的意义”。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