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开始走怀旧风。
在温习《神奇宝贝》的时候发现,里面的鲤鱼王..怎么越看越眼熟呢?
《神奇宝贝》鲤鱼王/来源:Google
小编细细回想,发觉这种形象在脑海中的印记其实来源于一种和鲤鱼王的外貌几乎一致的鱼,咆哮中的——广东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
生气尖叫的弹涂鱼/来源:Google
众所周知小丑蛙是拥有「高能尖叫」技能的选手,但在小编心中,弹涂鱼的「尖叫」效果完全碾压小丑蛙……
黄昏的阳光真好
大多数人认为,“鱼是在水里呼吸的,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但对于弹涂鱼来说,它离开水不仅不会死,还会欢乐的蹦跶。
广东弹涂鱼是一种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的鱼类,其中包括日本、韩国、越南、我国大陆以及我国台湾、彭海等海域。
弹涂鱼/来源:BIng
弹涂鱼是一种进化程度较低的古老鱼类动物,虽为鱼类,但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在水塘边脱离水生活,这源于它们有一种特殊的口腔表皮,这种口腔表皮下遍布血管,而弹涂鱼就是借助这些血管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维持呼吸。
不过它们终究还是鱼类,身体长时间的干燥还是会导致它们的死亡,所以,即使弹涂鱼在岸边活动,也必须是在水塘周围——它必须保持身体湿润才可以继续蹦跶,要保证能够随时回水中恢复生命值,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
急需回水里恢复HPS的弹涂鱼/来源:Facebook
那么弹涂鱼为什么能够从水中到达陆地上呢?秘密就在弹涂鱼的身体构造上。
众所周知,鱼类祖先的鳍里有肌肉和骨头,是为了让鱼鳍可以在后期进化成强壮的四肢,以支持它们在日后想要爬上岸时能够有效抵抗地心引力。
攀爬的弹涂鱼/来源:Facebook
然而别的鱼有没有做到爬上岸这一点小编不清楚,但弹涂鱼做到了!只不过它没有按照祖先的规划去进化,它开辟了一条自己的进化之路——进化出了一种有着湿软网状的鱼鳍。(同样选择自己开辟道路的还有金鱼,不过它是个失败案例我们这里就不多提了。)弹涂鱼鱼腹上的腹鳍能够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吸盘,这种吸盘可以帮助它吸附在陆地上,甚至可以攀爬。
移动的弹涂鱼/来源:Facebook
它会用腹鳍将自己支撑起来,再用胸鳍拖着自己几乎不动的尾鳍往前爬。这动作小编看着有些熟悉,可能有点像海豹?
移动的海豹/来源:Facebook
细嚼慢咽是什么?吞就完事儿了!
弹涂鱼在我国也被称为跳跳鱼,因为它有一项别的鱼类都没有的本领——跳跃。
但弹涂鱼跳跃的目的与昨天我们所说的杰克跳蚁不同,杰克跳蚁跳跃起来仅仅是为了捕食,而引起弹涂鱼跳跃的原因就很多了,例如,为博得异性的、为赶走底盘的竞争者、或者只是因为……天气不错。
跳跃的弹涂鱼/来源:Facebook
好吧这么看来弹涂鱼的确是一种比较享受鱼生的鱼呢!
弹涂鱼/来源:BIng
弹涂鱼除了张开嘴发出销魂尖叫外,腮帮子有时会鼓鼓的,不过并不是在卖萌,其实在岸上时,它们嘴里常年含着一口水,这口水可以让弹涂鱼能够吸食其中的氧气,延长待在陆地上的时间,不过这只是附带作用,这口水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它吞食猎物。
由于弹涂鱼没有舌头,所以在吞食猎物时,需要依靠水的流动将猎物咽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弹涂鱼可以算是种有「家庭」概念的鱼。它并不像大多数鱼类那样将卵直接广泛撒在水中,而是由雄性负责在水塘边用嘴挖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这一行为有点像我们之前所介绍的馒头蛙。
弹涂鱼挖的洞/来源:BIng
当产卵期到时,雄性和雌性会一起下到挖好的洞里面进行产卵,随后破卵而出的小弹涂鱼会从洞里顺着水游出,继续在黄昏享受着阳光的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