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万世唾骂为末代昏君的隋炀帝,却有忠臣死士为其复仇而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28
导读

但沈光却成日只是呼朋唤友浪迹街巷,放荡不羁,他身手矫捷,善于戏马,号称天下第一,在京师恶少中算一号人物。在一次攻城战中,隋军架起冲梯冒着矢石进攻,爬竿高手沈光一马当先,攀上高达十五丈长的冲梯顶端,与城墙上的守…

如果要中国人列举古代名声最差的皇帝,隋炀帝杨广稳居三甲。总而言之,文笔如刀,隋炀帝就是个万世唾骂的末代昏君。今天要说的主角,和麦铁杖一样,也是个对昏君”忠心耿耿的奇人。隋唐奇人多。他的绝招是爬竿。他叫沈光。

京师长安兴建禅定寺的时候,寺中有根高达十余丈的幡竿,不巧绳索断裂,高高在上无人能及,寺中诸僧很着急。沈光看见后,从容对诸僧说:“拿根新绳来,我去接上。”僧人又惊又喜,找了新绳递给他。沈光用嘴巴衔着绳索,双手攀着竿子矫捷而上,直到竿顶。系好断裂处后,沈光意犹未尽,玩了出惊险“蹦极”——突然手脚松开,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像狸猫一样从空中轻巧落下,并用手掌撑地,倒行了几十步!围观众人骇异赞叹不已,这件事轰动了京师,时人送沈光一个绰号——“肉飞仙”。

沈光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字总持,早年随父亲移居长安。他的家境破败,父亲和哥哥靠替人抄写书本维持生计。但沈光却成日只是呼朋唤友浪迹街巷,放荡不羁,他身手矫捷,善于戏马,号称天下第一,在京师恶少中算一号人物。不过,靠着富贵朋友的提携馈赠,沈光得以养家,自己甘食美服,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只靠戏马、爬杆混下去总不是个正道,沈光在急切等待建立功名的时机。隋炀帝在大业九年(613),再次远征高丽。为了扩充军队,炀帝除了征发府兵外,又招募身强力壮的关中健儿组成御林军,称为晓果军。沈光欣然应征,成了晓果军中最出类拔苹的一个。

临行前,沈光的一百多个狐朋狗友,骑马到灞上送行。沈光满斟一杯酒,高高举起,当众立誓:“这次我随军出征,若不能建立功名,就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说罢洒酒于地,扬鞭而去。

这次远征中,隋军人多势众,高丽军避而不战据守城池。在一次攻城战中,隋军架起冲梯冒着矢石进攻,爬竿高手沈光一马当先,攀上高达十五丈长的冲梯顶端,与城墙上的守兵短兵相接,一连杀了十几人。守军被激怒了,集中兵力将这个像飞鸟一样矫捷的家伙从冲梯上击落,眼看就要坠地。沈光却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一截冲梯上垂下的绳子,止住下滑再次飞快爬上作战。

这神乎其神的一幕被现场督战的隋炀帝看见后。大为赞赏。战后飞马召沈光前来谒见,一聊,志趣相投,炀帝大悦,当场封沈光为朝请大夫,赐宝刀良马。没多久,被皇帝龙眼相中的沈光升为折冲郎将,担任御林军将领,赏遇优厚。于是,沈光成为炀帝最亲信的爱将之—,《隋书》记载道:“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

事实证明,沈光不但会爬竹竿,还会爬皇帝的顺风竿。京师破落户沈光发达了。一直到现在,沈光给我们的印象也就是个有一技之长的勇士、幸运儿。如果历史的巨轮不是以隋炀帝的被弑而转变,沈光这种亲兵队长级别的人物配不上《隋书》为他列传。

沈光不是将才。隋朝立国虽短,却名将辈出。远的有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开疆拓土灭国平乱,近的有史万岁、薛世雄、张须陀、来护儿、鱼俱罗、麦铁杖武勇绝伦一时之雄,这些功臣名将的功绩沈光根本没得比。

沈光是死土。什么是死士?忠一人一姓,以死相报。大业十四年(618)三月,隋炀帝遭遇江都(今扬州)兵变,被御林军首领宇文化及所弑。和绝大多数中国古代帝王一样,炀帝的祸乱来自萧墙之内。他死于自己的御林军——骁果军之手。

当时,中原大乱,巡游江都的炀帝无心北归,但他的手下却熬不住了。前面说过,骁果军都是关中人,一年来滞留江都让土卒们狂思故土,打算私逃北归。见军心不稳,统领骁果军的虎贲郎将司马德戡从一开始恐惧炀帝加罪,终于萌生叛意:与其私逃,不如杀了皇帝另立山头。他纠集了一伙将领,共同推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为首领,。杀入宫中,数落了炀帝的几大罪行后,一根黄绢缴死了他。

司马德勘是深受炀帝恩遇的老部下,字文化及更是从炀帝当太子开始就宠信的心腹。可以说,没有炀帝,就没有他们今天的地位。按说天下人皆可反,此二人不该反,但恰恰是这两人变起肘腋,心狠手辣杀了炀帝。

隋末乱世中朝三暮四忘恩负义之辈多如牛毛,但有人不是。在字文化及率军北归的路上,三个忠心炀帝的武将。发起了一场秘密行动:诛杀叛逆宁文化及!

沈光是主角。诛杀行动的发起者是麦铁杖的长子麦孟才。继承父亲将军职位的麦孟才,当时统领着江淮军士数千人。他和另一个忠心炀帝的将领钱杰,暗中找到沈光。沈光此时的身份是宇文化及的属下,负责统领数百名给使,“给使”的意思就是供役使之人,在当时是指官奴。

麦孟才对沈光说:“我们受先帝厚恩,不能报仇。反而甘心受逆贼驱使,有何面目生于世上!”沈光泪湿衣襟地回答:“这都寄望于将军!我统领给使数百人,都深受先帝恩遇,如今身在字文化及内营,如果突然发动袭击,如同老鹰逐鸟雀一般,万世之功,在此一举!”

他们的计划是:早晨大军出发前,由沈光在宇文化及营中率先发难,麦孟才军从外合击,里应外合诛杀宇文化及。

如果计划真的施行,刚自封大丞相没几天的宇文化及肯定难逃死路。但不幸的是,三人的密谋走漏了风声,被人密告字文化及。字文化及大惊失色:“孟才是麦铁杖之子!加上沈光,都是晓勇难当之辈,一定要避其锋芒!”他连夜与心腹逃出营外,并告之司马德戡。司马德戡不敢怠慢,当即派重兵捕杀了麦孟才和钱杰。

当夜,沈光在营中突然听到外面人喧马嘶,得知行动暴露,来不及穿盔甲,立刻率手下宫奴突袭宇文化及,没想到闯进中军帐却发现空空如也。这时,司马德戡的部队合围过来,沈光大呼酣斗,手下都奋力死战,杀了数十人后突出重围。司马德戡派出骑兵紧迫不舍,终于困住沈光,骑兵手持弓弩,合围住沈光乱箭齐发,没有盔甲护身的沈光被射成刺猬一样,麾下数百宫奴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沈光死时,年仅二十八岁。

隋朝作为大一统的朝代。二世而亡。国柞疏忽如云烟,大量隋臣或叛逆篡位独立门户,或见风使舵攀附新贵。众叛亲离的炀帝身边,却难得有沈光之辈忠臣死士,在道德操守混乱的时代变迁中,他们的信念朴素而执拗:你们说昏君也罢,无道也罢,我只晓得皇帝对我好,我就忠于他。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